登录 | 注册
  •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20240913-213533-817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2-13
  • 时效性
    有效

2019年个旧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

  2019年个旧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09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全州排名第七位。从分季增速看:一季度增长11.7%、二季度增长11.4%、三季度增长11.3%、四季度增长11.3%,总体呈稳中趋缓的态势。 

  一、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乡村经济稳步发展,城乡差距有所减小 

  2019年,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6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去年下降1.1个百分点;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18.93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城镇2.3个百分点。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2%,占比比去年提高2.4个百分点,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二)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 

  2019年,全市商品零售总额达到60.65亿元,同比增长1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7%;餐饮收入实现14.45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商品零售高1.3个百分点。 

  (三)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较快,消费升级类增速回落,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需求旺盛 

  2019年,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分类别看,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全市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2.9%,烟酒类同比增长13.8%。 

  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同比有所回落,其中全市化妆品类下降2.9%,金银珠宝类下降47.7%。 

  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是拉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比分别增长14.6%、19.8%。石油制品类商品和汽车类对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9.2%,拉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8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商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 

  农村流通网点依然较少,商场过于集中在城市,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2019年全市农村市场消费零售总额占全市的25.2%,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限额以上单位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不高,拉动消费增长动力不足 

  2019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总额为14.96亿元,同比增长14.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9%,对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0.5%,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对全市消费品市场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商业模式转变跟不上消费方式的转变,网络经济冲击传统经济 

  近年来,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我市借助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的销售企业少且规模小,达不限上统计,实体经济增长缓慢,新型消费模式难以形成,导致全市消费增长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一)开发农村市场潜力,加快乡村市场消费发展。加大乡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消费网点,满足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农村消费和服务,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二)提升营商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加快企业成长步伐,提高限额以上单位占比,为全市消费市场发展增强源动力。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效控制物价,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升服务,确保消费增长。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企业建立自主销售平台,推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的融合发展。确保稳增长、促消费各项政策落实到位,重视奖励机制,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