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20240913-213453-258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8-03
  • 时效性
    有效

2020年上半年个旧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持续下降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3.66万吨标准煤(当量热值,下同),同比减少3.4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28%,延续2019年以来的下降趋势。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减少,能耗增量得以控制,确保了能耗“双控”目标的完成,为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一、能源消费主要特点 

  (一)制造业能源消费量下降幅度较大 

  从三大行业门类来看,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2.8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54%,占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8.1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下降7.42个百分点;其中,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9.3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下降8.31个百分点,拉动制造业下降8.44个百分点。 

  (二)六大高耗能行业降幅较大 

  1-6月,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综合能耗为39.46万吨标准煤,同比减少3.8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77%,于全市总体降幅1.49个百分点。从能耗占比看,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市的比重90.40%,降幅决定了规上工业能耗的下降。六大高耗能中除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无能耗外,其余个高耗能行业的能耗呈两两降。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0.25%和12.5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分别同比下降9.30%和23.76%。 

  (三)主要能源品种消费“煤、电”双双下降 

  原煤和电力作为我市规上工业消耗的主要能源品种,上半年消费量与同期相比大大下降。原煤消费15.04万吨,同比下降20.87%;电力消费25.9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3%。 

  (四)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呈现清洁化、低碳化趋势 

  作为清洁能源品种的生物燃料消耗快速增长,由去年的694吨标准煤增加到今年的1325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0.92%其次热力和余热余压的消耗持续增长,热力由去年的14317.19百万千焦增加到今年的22632.68百万千焦,同比增长58.08%,余热余压由去年的362626.53百万千焦增加到今年的573538.92百万千焦,同比增长58.16%。天然气消耗量也在逐步增长,由去年的247.84万立方米增加到今年的332.0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3.98%。我市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呈现清洁化、低碳化趋势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高耗能行业占比居高不下 

  一直以来,我市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在90%以上,今年比上年同期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高耗能企业5户。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比重仍偏高,对能耗拉动作用明显,影响节能降耗。 

  (二)能源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企业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导致业务衔接差;二是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极需加强。部分企业还存在对能源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基础台账和基础支撑资料不完善、不健全,还不同程度存在漏报能源品种、随意上报能源报表数据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统计监测与调研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导致能源消费降低,下半年在中央、省、州、市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生产的各项利好政策下,企业复产复工、满产达产速度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逐步增长,做好能源消费统计监测,特别是对能耗波动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关注,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为节能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扎实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 

  (二)充分发挥结构调整对节能降耗的基础性作用 

  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是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完成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重点监控高耗能行业中重点企业能耗的走势,大力扶持和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在继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加大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发挥结构调整对节能降耗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 

  坚持把余热余压利用、热电联产等节能措施落实到企业和项目上。继续抓好市级节能及淘汰落后产能奖励政策的兑现落实工作,鼓励各类企业加强能源管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实施生产工艺及产品升级改造,实现节能降本增效。(撰稿人:付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