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教育教学
  • 索引号
    20240913-212333-816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7-11-02
  • 时效性
    有效

鄢棚小学课例研讨构建课堂绿色生态观

   ——上海、禄劝、屏边等地近200名教师走进鄢棚小学开展学习共同体研学活动

  10月26日,鄢棚小学迎来了上海、禄劝、屏边等地的专家、教师团队。个旧四中、大屯中心校、沙甸中心校的老师近200人到鄢棚小学参加了“真爱梦想 学习共同体”观摩暨梦想中心发展交流活动。个旧市国培计划(2017)新聘教师岗位培训项目的100余名教师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学习共同体”指的是:学习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鄢棚小学借助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的平台,积极参与到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实践和研究当中。本次研学活动从五堂中青年教师执教的“课例研究课”展开,分别是:校长丁丹执教的二年级道德与法制《大家排好队》,副校长李锡波执教的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深》,教科室主任戴屏执教的二年级语文《葡萄沟》、吴丽丽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周雯倩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5堂课例研究课紧紧围绕学习共同体中强调的“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学习伙伴关系”两个核心意识,着力突破常规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抓中间,促两边”“重环节,轻落实”的痼疾,挑战教师个人的执教风格和执教经验,大胆实践学习共同体“倾听—串联—反刍”的理念进行教学,为专家及教师呈现了最为真实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初步实践的课堂状态。

  研究课结束后,前来指导的专家和观摩的教师就5节公开课进行分组研讨和集中交流。在集中交流环节,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学习共同体联合会发起人陈静静博士首先请观课老师分享观课感受,一位观课老师兴奋地说:“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坐到学生身边观察他的上课表现很意义,观课记录表的设计也让人耳目一新,对自己之前理解的教师授课方式有着不小的冲击。”5位上课的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尽管在课例准备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得到专家团队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受益匪浅。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会继续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希望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更好地把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努力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陈博士就“学习共同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为主题,与前来观摩的教师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26日下午13:00,专家团队和来自禄劝县、个旧四中、个旧七中、大屯中心校的老师齐聚鄢棚小学梦想教室,就梦想中心建设与发展进行了交流。鄢棚小学校长丁丹做“梦想,让我们走向未来”为主题的交流分享,介绍了我校梦想中心在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各级主管部门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屯中心校的两位老师也分别对实践梦想课的感受进行了分享。

  最后,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执行院长、理事长办公室学校发展经理谈杨老师就本次梦想中心发展交流做了小结,他肯定了鄢棚小学在承办此次活动中体现出的极好的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希望鄢棚小学在今后的梦想中心管理中能更好地发挥对周边辐射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争取成为云南片区的领航学校。同时,他也希望各地的梦想中心能加强交流,为孩子们能自信、从容、有尊严地走向未来共同努力。

                        (鄢棚小学  李敏/文  谢鹏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