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211026-882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7-29
-
时效性有效
致全省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暑期是校外违法违规培训行为的高发频发期,为切实维护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避免校外违法违规培训行为给您带来损失,请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让您的孩子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确需培养孩子个性化特长的,可选择合法文体、科普等非学科类培训,并注意以下事项:
一、谨慎选择校外培训。家长要认真了解和理解“双减”政策,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特点,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确有培训需求的,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无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
二、防范校外培训风险。为切实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超期收费”“强制抵扣课时费用”等风险发生,教育部建设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和服务综合平台,家长可通过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安装“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完成报名、缴费、退费等事项。
三、规避校外培训陷阱。家长要按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谨防合同中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切勿听信虚假广告宣传和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要索取加盖校外培训机构公章的正规发票。一次性缴费不要超过3个月或60课时。
四、抵制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2022年暑假,云南省禁止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各地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将持续坚决查处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请家长不要让孩子参加任何个人或教育咨询公司以“家教辅导”“托管”等名义开展的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五、采取合法方式维权。家长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缴费发票、支付截图等票据资料,以作维权凭据。发生退费等纠纷,家长可依据合同与培训机构进行协商。协商不一致的,可向消费者协会、业务主管部门申请调解。经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的,可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欢迎广大家长对全省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进行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可拨打云南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监督电话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