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1008-223901-106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11-15
-
时效性有效
马铃薯青枯病的表现症状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个旧市冬马铃薯青枯病(老百姓称瞎眼瘟)的发生与危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植株一旦染病,往往导致整株死亡,其危害具有毁灭性,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青枯病发病症状
马铃薯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植物维管束中大量繁殖,阻碍水分和养分的正常运输,分泌有毒物质毒害寄主细胞。其寄主范围广泛,不仅危害马铃薯,还侵害烤烟、番茄、茄子、辣椒等作物,马铃薯感病后,植株矮小,叶片呈浅绿和苍绿色,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逐渐萎蔫。初期白天温度高时整株萎蔫,早晚温度低时恢复。持续数天后整株萎蔫死亡,但仍保持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变褐,茎基部出现褐色条纹,横剖茎杆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白色菌浓溢出。病菌在病残体或薯块中越冬,无寄主时可在土壤中腐生1年以上,播种时病菌通过切刀传染给健康种薯,也可以通过田间农事操作、灌溉水、雨水传播。连日阴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病菌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入侵,喜欢在酸性土壤中生活,
二、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选用抗病良种。
2、实行轮作 宜与十字花科、禾本可作物实行3-4年以上的轮作。
3、配方施肥 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生物肥和微肥,氮、磷、钾配方施肥。
4、清园整地 彻底清除土壤中的病残体,对带病株和薯块进行焚烧或深埋,严禁随地乱扔。栽培上采用高畦种植,开好排水沟确保雨后及时排水。及时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
5、调节土壤酸碱度 对于酸性土壤可在整地时每亩用100-150公斤生石灰均匀撒施并翻入土壤中对青枯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建立无病种薯繁育体系 选择无病地块和无病种薯选小整薯播种繁殖种薯。
7、植物药液防治与化学防治 在马铃薯青枯病发病初期:(1)采用山苍子、大蒜植物药液灌根防治青枯病2-3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用72%农用链霉素400倍液、77%可杀得6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倍液灌根,每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