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发展
-
索引号20241008-223856-939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11-15
-
时效性有效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1、玉米螟的危害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粟等作物。玉米螟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作物,为害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一排排整齐的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为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玉米严重减产。
2、防治措施
a.农业防治技术。一是选用高产抗(耐)病虫品种,减轻玉米螟为害。二是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或用作沤肥、饲料、燃料等,减少玉米螟越冬基数。三是合理安排茬口,压低玉米螟基数。四是利用玉米螟集中在尚未抽出的雄穗上为害的特点,在为害严重地区,隔行人工去除雄穗,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以消灭幼虫。五是在玉米螟田间产卵高峰期,对5叶以上玉米苗,详细观察玉米叶鞘两侧内的玉米螟卵块,人工摘除,田外销毁。
b.生物杀虫技术。一是在玉米螟蛾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杀卵;二是在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中杀幼虫。
c.诱控技术。一是灯光诱杀物理防治技术。利用昆虫趋光性,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投射式杀虫灯诱杀大螟、玉米螟、地老虎等。二是性诱技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在诱捕器中安放性诱剂诱杀玉米螟等害虫。
d.化学防治技术。玉米螟发生严重田块,于5月上中旬,对4叶以上春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