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农业发展
  • 索引号
    20241008-223130-939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7-31
  • 时效性
    有效

鱼塘最佳用药时间

  在近几年指导过程中,经常会有养殖户问:“为什么我们使用的鱼药,在用药后的效果很不明显?”其实鱼药的使用效果受天气、环境、水生动物的生理特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下鱼塘最佳用药时间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1.溶氧。大多数泼洒型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体中的氧,因此不宜在傍晚、夜间、清晨或阴雨天使用,因为此时使用极易造成水生动物缺氧浮头,甚至泛池,但有些如过氧化钙等能释放出氧气的药物除外。 

  2.温度、光照强弱。水产药物的毒性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给药时要注意避开高温,同时也可以保护施药人的安全,但是菊酯类杀虫药的毒性与水温呈负相关: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时),对鲢鱼、鳙鱼毒性大,因此春季温度低时要慎用或尽量避免使用菊酯类杀虫药物。有些药物对光线较为敏感,不宜在中午光照强时使用,如二氧化氯见光易分解而降低药物的使用效果。 

  3.水生动物生态习性。鱼塘大量换水后,大多甲壳动物,如虾、蟹,往往会因此诱发大批蜕壳,蜕壳过程中和刚蜕壳的软壳虾、蟹体质较弱,因此,虾、蟹养殖在大量换水后一般不宜泼洒药物,以防药物的刺激导致这部分虾、蟹死亡。 

  4.给药途径。内服药物一般在停饲一次后再给药,以确保药饵大部分被水生动物摄食。现在我市养殖户大部分都是采用投饵机投喂,浪费很少,因此可不需要采取停饲的方法。建议先投喂部分未拌药物的词料,待健康的鱼类吃饱离开后再投喂拌有药物的饲料,这样有利于已生病且病情较轻的鱼类可以吃到药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若从预防的角度考虑,也可以将所有饲料全部拌上药物,以达到对健康鱼进行预防的目的。泼洒药物一般要在投饲之后使用,以防药物的刺激影响水生动物的食欲,导致其不能正常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