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210618-054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7-25
-
时效性有效
玉米白斑病发生与防治(病虫情报第十三期)
玉米白斑病是近两年在云南省发生的一种新型玉米病害,我市2021年在贾沙、鸡街发现。
一、玉米白斑病发生特点
玉米白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斑最初较小,淡绿色,散生于叶片表面。随着时间推移,病斑变白、变干,有或无深褐色边缘,类似百草枯除草剂引起的药害斑点。病斑圆形、长形至长方形,0.3~2.0厘米,颜色偏白具穿透性,即病斑在叶片正反面大小和颜色完全一致,或者几近一致。病斑边缘整齐清晰,有突然下陷的症状,后期会出现破裂穿孔。病原菌在田间可多次反复侵染玉米组织,特别是当夜间温度超过14℃时,加之雨水多/潮湿/结露重时,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病原菌孢子容易侵入玉米组织。
该病发病较晚,一般在玉米灌浆期之后在玉米叶片和苞叶上开始大规模出现病斑,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病情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叶片干枯,果穗畸形,出籽粒低,降低玉米产量和品质。
二、个旧市玉米白斑病发生情况
我市2021年在贾沙、鸡街发现。今年,个旧市植检植保站于7月19、20日到田间调查,目前,在卡房镇斗姆阁村、锡城街道戈贾村、贾沙乡贾沙村等地早栽感病品种上发病,平均病株率34.7%,病叶率16.08%,病指6.5;最高卡房镇七姊妹山点病株率100%,病叶率64.44%,最高病指29.56,发病品种主要有点谷41、良禾367。发病面积0.18万亩。
三、防控建议
1.加强宣传培训
玉米白斑病属于新发真菌性病害,针对基层干部群众识别难、防治难、认识不足等问题,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要立即组织开展玉米白斑病识别与防控技术培训宣传活动。
2.加强田间排查
组织田间排查,及时发现。在病害发生初(前)期及时开展防控,减轻病害危害程度,控制其蔓延。
3.防治药剂
推荐使用:25%乳油丙环唑亩用30~40毫升、25%悬浮剂嘧菌酯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任选一种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