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95007-056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9-18
-
时效性有效
从扶贫一线培养选拔干部
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最关键的时期,要将脱贫攻坚任务强化落地、吹糠见米,就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市委组织部把扶贫攻坚一线作为发现、锻炼、培养和选拔干部的主阵地,让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成长。
●通讯员 王 逸
能中挑精兵,选优配强扶贫前沿攻坚战士。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从扶贫工作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建档立卡贫困乡、贫困村实际,以政治思想好、工作能力强、作风纪律严,熟悉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为标准,重点抽调规划、城建、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等专业技术人员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村庄规划、村镇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提供政策依据和技术指导。2016年—2017年,我市每年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36名,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分别派驻我市1个建档立卡贫困乡和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确保一个贫困村一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同时,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担任所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双推进,抓实党建工作,促脱贫攻坚工作大步迈进。
舞好指挥棒,引导扶贫干部稳下心提素质强能力。一是通过到各贫困乡镇、村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工作,与贫困乡镇的干部零距离沟通,既掌握干部的工作情况,又了解干部的日常生活,用真诚的话语打动对方,用赞誉的话语鼓舞对方,用激励的话语感染对方,对干部提出的困难及时帮助协调解决,打消顾虑,力争让每一名扶贫干部沉下去、稳得住。二是严格按照《个旧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履行注重政策引导、落实扶贫措施和建强基层组织的职能职责,强化扶贫岗位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严肃纪律规定,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促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长期的扶贫工作导向。积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奋战在扶贫攻坚一线的干部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不断提素质、强能力。
树立风向标,搭建扶贫干部能上能下“新舞台”。坚持将扶贫岗位作为干部才能发挥的“竞技台”,把扶贫成效作为干部能上能下的主要依据。一是疾风识劲草。越是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的地方,越能锤炼品格、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对于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实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干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推荐后备干部时给予优先考虑。特别优秀的,优先向市委推荐提拔使用或转任重要岗位。同时,坚持把扶贫工作岗位作为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培养锻炼的主要平台,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汇聚干事创业正能量。截至目前,从扶贫任务艰巨的一线提拔正科级干部2名、副科级干部4名,除就地提拔外,部分交流重用到市级各部门或发达乡镇任职。二是“退格”成机制。严格按照《红河州驻村扶贫工作队年度考评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对扶贫工作成效进行考核。对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一般的干部开展约谈提醒、批评教育,并督促整改;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果断进行调整,重则组织处理。2017年,因抓班子带队伍不到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不力,对1名干部及时作出了组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