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乡村振兴
  • 索引号
    20240913-194950-726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3-07
  • 时效性
    有效

撬动产业 助力扶贫——个旧市贾沙乡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产业扶贫二三事

个旧市贾沙乡松云村距乡政府39公里,为弹石路,交通相对方便,辖松树林、尼格、五棵河、四角田、茂珠柏共五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43964人,现有建档立卡户47172人,全村土地面积18.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1.9亩,林地2700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378.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37元。

如何把产业发展起来,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扶贫,唤醒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进取意识、市场意识和主体意识,催生内生动力,确保产业扶贫方向正确、行动得力,这一直是个旧市贾沙乡松云驻村工作队派驻进村两年来思考的头等大事。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为了彻底拔掉“穷根”,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指示,“五个一批”脱贫总体要求中的“发展产业”脱贫,个旧市贾沙乡松云驻村工作队带领当地百姓大力发展产业初见成效。 

“长”“短”结合,鼓励发展种植业

松树林、五棵河两村村民多年前栽种过甘蔗,由于种植技术掌握不好,效果不理想,因为供需对接不好,甘蔗成熟后也卖不出去,村民积极性不高。工作队积极向乡党委政府反映后,由贾沙乡党委政府协调糖厂与农户签订合同种植甘蔗进行长期收购,并提供相关种植技术支持。同时,工作队努力协调挂包单位个旧市招商局2万元,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村民进行种植,最终栽种甘蔗120余亩,预计可收获甘蔗500余吨,待糖厂收购后,实现收入20余万元,带动 20余户增收。在长期的座谈中,工作队发现松云村委会松树林村小组组长曹有成有种植四季豆的经验,而且已经形成了由种到销的全方面路子,结合这一情况,工作队到挂包单位个旧市发改局争取到1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四季豆种植,由曹有成带领当地的建档立卡户和村民进行栽种。曹有成负责技术和销路,村民自己负责打理自己的四季豆。仅2016年就带领26户村民种植四季豆60余亩。收购商看这里四季豆的种植规模,直接派车来村子里面进行收购,村民省去了运输费用和外销风险。

养鸡养猪,先养后补强信心

工作队来到斗角田村小组开群众见面会,会上村民提议他们这里条件不错,适合放养土鸡,以前有人养过且销路不错,但是当时路不通,无法大量运输,有销路无出路,土鸡大量滞留打击了村民养殖的积极性。现在好了,道路修通了,村民还想继续养殖。我们工作队员多次深入村民家中交流,了解他们养鸡的意愿,对市场、运输等进行调研,并到建水、昆明两地进行考察后,拟定实施方案,协调来3万元资金,决定引进昆明大板桥一处养鸡公司的鸡苗,运来给当地村村民进行放养。对认养的鸡苗,村民只需支付一半的价格,工作队就送鸡入户,20175-6月,工作队运来6000余只鸡苗给9户村民进行养殖。目前,养成的土鸡已经卖出大半,实现收入近20万元,剩余的土鸡还在陆续订购中。工作队同贾沙乡政府到个旧市中和农业有限公司协调,提供猪仔给建档立卡户养殖。猪仔价格分别为20公斤以内38.5元每公斤(含保险、育苗),20公斤以上为16元每公斤(含保险、育苗)发放给村民,村民不用支付款项就可以将猪仔认养回家,待出栏后由公司按照市场价回购再扣除猪仔款,交易成功后由乡政府再给予每头100元奖励,目前已有6户认养猪仔30头。先认养,后补款的方式极大的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村民们自力更生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特色农业,因地制宜求发展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给钱给物只能是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产业扶贫,必须坚持把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固化在产业链上,注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注重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注重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才能确保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长久稳定脱贫。了解到茂株柏村种植果橙的意愿,工作队就找来州农校老师进行实地查看,确定可行后,积极向村民宣传并组织报名,目前正在做规划和协调资金,报送挂包单位个旧市发改局;五棵河村由于新建高速公路横跨跨村而过,地理优势突显,工作队在与群众商议后,准备大面积推广种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种植小涩梨,通过大面积种植利用离高速路出口近这一优势,未来梨花开的时候,不但可以来这里赏花,还可以顺路到尼格温泉特色小镇游览泡温泉,产业得到了发展,旅游业收入也会随之提高,项目已经组织群众报名,工作队也争取到乡党委政府以及挂包单位的重视,将合理推动项目。

   精准扶贫不是一时脱贫,而要长久致富。拉动村民,搞活集体经济,盘活集体土地,是产业脱贫的精髓,也只有撬动产业,才能带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凝心聚力,实现长期发展,共同发展。个旧市贾沙乡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全体队员坚信,只要结合实际,埋头苦干,心系困难群众,小康路上一个都不会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