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94938-686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6-04
-
时效性有效
卡房镇“五抓五强” 助力脱贫攻坚宣传教育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打好精准帮扶战、精准施策战,还需要打好宣传教育战,通过宣传和引导造声势,鼓干劲,推典型,鼓舞和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营造浓厚的攻坚氛围,让群众热起来、动起来,才能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卡房镇通过“五抓五强”,助力脱贫攻坚宣传教育,促弱鸟先飞,至贫先富。
抓实阵地建设,强化宣传感召力。一是制作了“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红色钛金字,安装在镇属16个村委会(社区)办公楼顶部,让革除陋习、自强不息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在各村组安装宣传栏共计99块,进一步打造农村宣传阵地,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三是推动“村村响”大喇叭工程落实到位。制定了《卡房镇农村大喇叭播放实施方案》、《卡房镇大喇叭(广播)播放工作制度》、《卡房大喇叭广播室管理员职责》等,明确农村大喇叭广播宣传工作机制,播出时间为每天7:00—8:00、19:30—20:30。建立农村大喇叭广播宣传奖惩机制,预计投入经费10万元,对全镇93个村小组农村大喇叭广播站(室)的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全年正常播放的,各小组年终奖励1000元。在该播放的时间段出现未播情况,每次从年终奖中扣款100元,第二次扣200元,出现三次以上未播放情况,取消年终奖励。
抓实主题教育,强化宣传凝聚力。一是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把移风易俗活动作为“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的载体,利用元旦、春节文化系列活动、“三下乡”活动、专家人才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大黑山马铃薯节等,把脱贫攻坚思想宣传工作与全镇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二是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及脱贫攻坚中党员亮身份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三是打造苟街村委会他依咪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大力扶持茶叶种植、生产等适宜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增强少数民族村的发展后劲。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大家共同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四是持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宣传力度。在农村开展“七改三清”行动,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特色风貌,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家园,引导村民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2018年来卡房镇共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大扫除活动12次,大力提升卡房镇村委会(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五是开展十九大主题宣传。我镇持续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大宣传各项工作,用辉煌的成就鼓舞人心,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
抓好先进典型,强化宣传向心力。一是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挖掘并树立脱贫攻坚领域的先进典型,号召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向我镇维西湾身残志坚的张宝珍学习,使群众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主体,截至目前,已联系市级报社、电视台对张宝珍采访报道2次,推送州级媒体宣传报道1次,激励贫困群众革除陋习、自强脱贫。二是实施典型引路行动。2018年内,我镇将进行一次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明白人、带头人”的表彰奖励。使各级组织、党员干部、贫困群众学有榜样、干有示范,形成比学赶超、奋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抓实氛围营造,强化宣传感染力。一是营造革除陋习宣传氛围。2017年,共利用宣传展板、宣传栏开展扶贫宣传12 期,在镇属16个村委会(社区)的醒目位置喷绘了脱贫攻坚、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就业、社保医保政策等墙面宣传标语100余条,在风筝山道路沿线,卡房镇新区人流密集等地悬挂脱贫攻坚宣传横幅3条。发放宣传单2000张、农村广播播放扶贫宣传35余次,发放2017年“革除陋习树新风”对联73幅,组织工作队、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活动1000余人(次)。二是粘贴一批招贴画。卡房镇发放习近平总书记画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招贴画和“云南省革除陋习树新风·十提倡十反对”招贴画给易地扶贫搬迁点搬迁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使贫困户家家识总书记、人人知扶贫政策方针,截至目前共发放招贴画300余份。三是悬挂一面旗。在各村级活动场所立一面国旗,营造村村寨寨挂国旗、挂党旗,家家户户感党恩的氛围。四是打造易地扶贫搬点村寨文化建设。在舍俄迷村党员活动室悬挂牌匾及村规民约。在醒目位置喷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宣传标语,充分营造村寨文化建设氛围。
抓好政策落实,强化宣传影响力。一是加大农业示范推广力度,促进农业增效提质。继续扩大洋芋、苹果、橘子等试验、示范点规模和范围。争取马铃薯种植达3万亩、万寿菊5000亩、水果面积新增1000亩。试点土鸡规模化养殖。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以跃康合作社为载体,通过电商平台、扶贫超市等,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副产品、斗姆阁卤鸡、脱毒马铃薯等土特产销售渠道,搭建产、供、销一体式服务体系。加快大黑山马铃薯交易市场、风筝山冷冻库建设项目推进力度,努力打造镇级农产品服务综合体。二是抓实就业培训。我镇充分发挥乡镇干部教育实训基地作用,由卡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深入村寨,为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费种养殖技能培训,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及生存发展能力,告别“等、要、靠”。三是规范低保管理。合理调整低保标准,推动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严格规范低保管理,强化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和贫困状况评估,客观、准确、公正地认定救助对象。坚持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低保复查复核,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