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主要影响为施工扬尘和焊接、切割烟尘,但其排放量有限,通过建筑物组织、自然沉降以及洒水降尘后能够将扬尘和焊接。切割烟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则施工期的大气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施工期间噪声主要为各种施工设备噪声,其产生特点具有间歇性及无规律性。主要通过优化施工方式,合理布置施工机械和安排施工时间,使施工期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并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
施工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可依托现有设施进行处理,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拆除固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通过回收出售、回填、清运至周边生活垃圾收集点后技改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各项固废均能得到合理处置,处置率100%。
2、运营期
技改项目运营期间废气主要为制模过程非甲烷总烃、熔炼烟尘、浇铸过程非甲烷总烃、无组织粉尘、食堂油烟、汽车尾气。其中制模过程非甲烷总烃通过设置风扇,加强通风以降低其产生的影响;中频炉熔炼烟尘、浇铸过程非甲烷总烃则通过设置水浴除尘设施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5m高的排气筒达标排放;食堂油烟通过设置净化效率为30%的抽油烟机后能够达标排放;无组织粉尘、汽车尾气通过自然扩散后对外环境产生的影响是较小的。
技改项目运营期采取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经厂内雨水收集沟收集后外排。生产过程中冷却水循环使用,不外排。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内,经处理后作为肥料施用,不外排。
技改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其强度在60-90dB(A)之间,主要通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等降低其产生的影响。经预测分析,通过加强管理,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及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较小。
技改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固废主要为中频炉炉渣、制模边角料、机加工碎屑、生活垃圾、食堂泔水、化粪池污泥、废弃活性炭以及水浴除尘器收集粉尘。其中中频炉炉渣、制模边角料可收集后进行出售,机加工碎屑则可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生活垃圾使用收集桶收集后统一清运至周边生活垃圾收集点,食堂泔水使用泔水收集桶收集后清运喂猪,化粪池污泥清掏作为农肥使用,废弃活性炭则由厂家进行回收,对于水浴除尘器收集粉尘,则可清运制砖处理,机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则设置危废暂存间进行暂存。经分析,技改项目各固废均能得到合理的处置,处置率100%,只要建设方严格执行环评提出的固废处置方案,运营期间固废对外环境产生的影响是较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