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2020年度
  • 索引号
    20240913-201133-938
  •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8-04
  • 时效性
    有效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250100730301000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是政府组成部门,参照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确定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的主要职能职责为:

1.拟订并组织实施个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牵头组织统一规划体系建设;负责全市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与全市发展规划的统筹街接;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有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草案。

2.提出个旧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以及相关政策的建议;组织开展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评估督导,提出相关调整建议。

3.统筹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监测预警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趋势,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牵头研究宏观经济应对措施; 调节经济运行,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参与拟订全市财政政策、土地政策。

4.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工作,提出相关改革建议;牵头推进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推进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

5.拟订全市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外商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承担全口径外债管理有关工作。

6.负责投资综合管理,拟订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结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争取中央和省、州分配的预算内项目建设资金和项目前期费,会同有关部门安排市级预算内项目建设资金和项目前期费,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和审核重大项目;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 拟订并推动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拟订并推动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

7.推进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重大政策,组织拟订相关区城规划和政策;协调推进实施国家和省、州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组织拟订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政策等;统筹协调推进区域合作工作;组织编制并推动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

8.组织拟订全市综合性产业政策。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统筹衔接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组织拟订并推动实施服务业及现代物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综合研判消费变动趋势,拟订实施促进消费的综合性政策措施。

9.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会同相关部门拟订全市推进实施创新创业的规划和政策,提出创新发展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政策;会同相关部门规划布局个旧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织拟订并推动实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协调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牵头做好个旧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10.跟踪研判涉及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等各类风险隐患,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承担经济、生态、资源等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相关工作;负责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

11.负责全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组织拟订全市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提出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牵头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2.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组织实施绿色发展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健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提出能源消费控制目标、任务,并组织实施。

13.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推进全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推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14.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州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和调整由市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按规定承担政府定价项目成本调查监审及管理、价格认定、价格公共服务等相关工作。

15.负责个旧市参与国际区域合作项目的协调指导工作,研究提出我市参与国际区城合作的中长期规划具体政策措施。

16.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拟订起草全市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和有关政策并监督执行;研究提出全市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17.承担全市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具体工作。研究提出粮食购销政策和最低收购价原则的建议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政策性粮食购销和粮食产销合作;承担粮食监测预警和应急责任;承担全市军粮供应的相关工作;承担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制考核日常工作。

18.管理全市粮食、棉花、食糖等储备;负责市级储备粮棉糖行政管理;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粮棉糖仓储管理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拟订市级地方粮棉糖储备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

19.负责市级重要物资和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研究提出市级重要物资储备规划、储备品种目录的建议;根据全市储备总体发展规划和品种目录,组织实施市级重要物资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落实有关动用计划和指令;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物资储备仓储管理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拟订市地方物资储备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监测重要物资供求变化并预警;承担市级物资储备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

20.订全市储备基础设施、粮食流通设施规划和全市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有关储备基础设施、粮食流通设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和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国家和省、州投资项目。

21.负责对管理的政府储备、企业储备以及储备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粮食质量安全、原粮卫生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全市粮食库存检查工作。

22.负责粮食流通行业管理,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拟订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有关标准、粮食质量标准,制定有关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负责粮食流通、加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负责粮食和物资储备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23.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能源发展和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拟订全市能源发展和改革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全市能源体制改革,拟订有关改革方案,协调能源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参与拟订全市与能源有关的资源、财税、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提出能源产品价格调整和进出口总量建议。

24.组织拟订全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以及炼油、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的产业政策;按照规定权限审核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负责提出能源、能源行业节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建议;指导协调农村能源发展工作。

25.负责全市能源行业管理,贯彻执行能源行业标准和准入条件,街接能源生产建设和供需平衡;负责电力运行和电力行政执法;负责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参与研究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建议;负责能源预警,发布能源信息,参与能源运行调节和应急保障,拟订全市石油、天然气储备规划、政策并实施管理,提出市级石油、天然气储备和动用建议;组织推进全市能源重大设备研发及其有关重大科研项目,指导能源科技进步、成套设备的引进消化创新,组织协调有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负责能源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配合参与能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事故查处工作;组织推进能源对外交流合作,贯彻执行国家、省、州能源对外开放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对外能源合作。

26.研究决定市滇中引水工程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审议个旧市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重大事项。负责个旧市滇中引水工程项目有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协调、上报审批工作;负责向州滇中引水办公室汇报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工作;负责个旧市滇中引水工程年度投资计划的落实;协调个旧市滇中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负责个旧市滇中引水工程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政策落实以及能源方面的协调工作;负责落实州能源局有关个旧市滇中引水工程的协调工作;配合州级提出滇中引水配套工程电价附加实施方案并落实;配合州级制定滇中引水配套工程水价;指导、协助处理好工程受水区的水价调整工作。

27.承担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个旧市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个旧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协调小组、个旧市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市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局、沙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试点领导小组、个旧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市服务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市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市西部大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电力电网建设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责。

28.统一领导和管理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能源局、市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

29.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0201—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42.24亿元,同比增长3.7%,增速在全州排名第6位,在北部5县市中排名第3位,分别高于全国(0.7%2.0个百分点、全省(2.7%1.0个百分点、全州(3.2%0.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7.24亿元,同比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121.77,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03.23亿元,负增长1.4%

2020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0.86亿元,同比下降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5亿元,同比下降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07亿元,同比下降17.8%。截至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07.64亿元,同比增长5.5%;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58.24亿元,同比增长10.6%

2.对冲疫情影响,全力以赴保复工

梳理出全市3000万元以上应复工45项,形成《个旧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复工进度计划》,下发《关于推动个旧市重点项目有序开复工等事项的通知》,明确个旧市重点复工项目实行市级领导一对一挂钩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开工和复工存在的难题,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防控物资保障、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453000万元以上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

3.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积极争取中央资金

美丽县城建设情况

个旧市美丽县城建设紧紧围绕世界锡都宜居个旧这一主题,聚焦干净家园美、宜居环境美、特色风貌美三大目标,实施洁城卫士、拆乱整旧、交通畅通、设施提升、建绿透绿、文化彰显六大行动计划,涵盖城市公厕、环境卫生、污水处理、农贸市场、小区改造、空间环境、路网建设、停车设施、绿化美化、城市公园、主题街区、历史文化12个项目类型,计划总投资15.84亿元,实施20个重点项目。

滇中引水工程(个旧段)建设情况

滇中引水工程(个旧段)4标段已完成招投标的5条进场道路共计8.385千米,总投资1595.23万元。截至20205月底,涉及的5条进场道路都已进场施工,进场道路施工推进约7公里,完成投资约1200万元。中铁三局电务公司承建的35KV变电站及电杆架设工程项目均已全部建设完工,并已保障通电。绿冲河大坡子隧洞出口进场道路、绿冲河生产生活区、绿冲河石料加工区、绿冲河1号弃渣场、绿冲河倒虹吸进场道路、绿冲河石料厂进场道路、绿冲河场内道路、绿冲河石料场、绿冲河倒虹吸、小燕塘隧洞进口生产生活区、乍甸生产生活区及小燕塘隧洞出口生产生活区,施工单位已于20201月顺利进场施工,开展场地平整工作。

做好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加强对特色小镇创建的指导。与文旅、自然资源等部门配合,把握时间节点和建设要求,报送《个旧市牛奶特色小镇一镇一策工作推进方案》,力争将牛奶小镇创建成为省级特色小镇。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有续开展

20172018年石漠化工作已进入工程决算审计前期准备,完成2020年三季度审计和市级验收工作;2019年石漠化工作5月底已全部完工;202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已批复,目前资金已下达,11月中旬已开工建设。

4.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

1)做优一产。按照省委“5+8”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思路,聚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大力开发早熟优质葡萄、阴山优质苹果等绿色品牌,做大做强以乍甸乳业乳制品、大红屯优质米系列产品、沙甸特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引导支持水泡梨、云恢米、老厂苦菜、沙甸干巴、大黑山洋芋等众多产品的电商企业发展,创建代表个旧特色农产品品牌3个(乍甸、乐作、孙大爹),优选金益牧业、家珍疙瘩、白云山鲁沙梨等15个农产品在淘宝网、拼多多等平台主打网络品牌销售。云南乍甸乳业有限公司申报成为红河州首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大红屯公司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荣获中国百佳粮油企业称号;蔓耗雨林注册为国家热区农业品牌示范商标。优质稻形成规模,建设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特色果蔬量效齐升,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建设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进度加快,推进个旧市鑫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温氏家庭农场建设项目。生物药材发展迅速,人工种植草乌、马蹄香等。发展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2)做强二产。以两型三化为方向,立足产业链延伸+产业更新的复合型模式抓工业。以园区建设为引领,引导企业聚集发展。全力实施个旧市沙甸冲坡哨冶金加工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服务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锡冶炼异地技改搬迁项目实现竣工;云南安化五八一建年产14000吨胶状乳化炸药生产线项目已实现投产;云锡公司12.5万吨/年阴极铜升级改造项目电解槽投入正常生产运行,贵金属系统完成设备带负荷试生产;加快推进鑫联锌合金及锌基材料深加工项目等项目建设,帮助华鼎年处理100万吨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化利用项目尽快完成环评等前期工作。加快推动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发展锡新材料、铟新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与曙光云计算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搭建北部选矿园区的工业互联网,支持润鑫铝业、云锡铅改锡的智能工厂建设,助力个旧区域内企业从自动化向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

3)做大三产。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编制完成《个旧旅游发展规划》。现有2A级景区丫沙底瀑布温泉,星级宾馆酒店3家。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不断开发“+旅游新模式,阴山玻璃栈道正式投入运行,推进戈贾森林温泉康复疗养中心、牛奶小镇、阴山片区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购网销等新兴业态和消费模式,发挥东盟(红河)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电商创业园、电商协会的火车头作用,个旧电商创业园红河购电子商城上线运行。引进中科曙光共建个旧云大数据计算中心,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园区,积极争创红河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区。

5.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是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序推进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重点支持技术改造、节能改造、环保设施改造,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鼓励运用先进技术,对工业固废进行资源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重点支持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以旅游文化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以现代物流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云河药业等生物制药龙头企业和个旧的医疗、优良气候等优势资源,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

2)是全力推进云计算中心及大数据服务项目建设工程,推动开展企业上云等应用服务,打造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个旧区域内龙头企业从自动化向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应用云服务模式,以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产业带动为主要特色,打造工业互联网门户和物联网平台,带动集聚个旧市有色金属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孵化一批有强竞争力的延展生产、加工、制造企业,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建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6.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1)常抓不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植物有效工作思路,落实《中共红河州委关于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经验。坚决打好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柴油火车污染治理、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湖(河)库水污染综合防治、以两污为重点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六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加快制定《个旧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产业转型升级明显进步,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初步健全,生态文化培育总体形成。

2)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按照《个旧市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环境空气质量联防联治应急响应措施》,不断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研判和应急响应,2019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9%。加强水污染防治,依托河长制工作不断强化治河护河责任落实。2019年,个旧市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保护区内无排污口或新、改、扩建与供水设施无关建设项目的情况。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近年来,全市投入重金属污染防治资金29.28亿元。建成沙甸区冲坡哨片区工业废渣三废集中处置场、鸡街镇工业废渣集中处置场项目一期工程,累计清运历史遗留冶炼废渣40余万吨;实施黑冲河河道清淤及整治,有效削减黑冲河重金属内源污染物,目前黑冲河水质重金属浓度稳定达到类水质标准;持续加大小凹塘等重金属污染重点片区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监督管理,严惩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依托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大力实施冶炼废渣进行分类风险管控。  

7.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

1)积极推进双城联动融合发展。始终坚持提质主城、建设新区,统筹推进双城联动、市区融合发展。主城区以建设工业遗址城市为目标,围绕工业遗址、人文锡都、经典怀旧城市定位,坚持功能做加法,建设做减法,品质做乘法的原则,着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盘活空闲地、扮靓主城区,把美丽县城建设作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推进实施,初步实现了绿染锡都·花漫金湖的目标。大屯新区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试点和滇南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和绿色发展,以滇南中心城市产业服务中心为定位,全力推进生态融城。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扎实推动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发展。

2)贯彻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抓住鸡街镇列入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机遇,在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打造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强的县域经济社会次中心。一是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个旧市鸡街沙甸地区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共79项,计划总投资213.11亿元。其中,500万元—3000万元项目共25项,计划总投资4.08亿元,重点项目中3001万元-1亿元项目共35项,计划总投资21.98亿元,1亿元以上项目共19项,计划总投资187.05亿元。目前共争取到资金项目6个,其中专项债券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11亿元,得到专项债券额度4.3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7048万元,得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090万元。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发展战略。《鸡街沙甸一体化发展战略》经过2轮深入调研,3轮修改,已出中期成果,争取202010月底前出正式成果。目前,编制单位团队已经完成鸡街沙甸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期成果,并于829日到个旧就鸡街沙甸一体化发展战略进行了中期汇报,从现状问题与发展机遇、战略思路与战略愿景、发展格局与发展路径、启动建议与重点项目四方面入手,对推动鸡沙一体化发展提出具体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3)主动融入对外开放、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等发展战略,依托世界锡都、万里坑道、百年矿道、百年企业等无可比拟的品牌及工业文化优势,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全域旅游为导引,以工业信息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为核心,打造工业遗址城市,将工业锈带打造成生活秀带。助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康养生态旅游产业,推进美丽县城、牛奶小镇等项目建设。

8.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1)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加快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事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创业,继续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等多渠道争取项目建设资金。

2)是对在建项目跟踪推进,加快工程进度,早日交付使用。2020年社会事业类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5个,额度26000万元,17个专项债券项目列入国家、省、州项目库,下一批继续申报;获得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4个,补助资金5564万元,54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列入省级储备;获得全国第二批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411人制足球场,补助资金800万元。

9.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1)是抓好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动态监测机制,对搬迁规模500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大屯城镇化集中安置区相关情况实时开展监测。

(2)是做好挂牌督战工作。由市领导带队,成立各行业部门小分队,采取一月一分析、一月一报告、一月一反馈的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反馈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督促责任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对标对表,按照时间节点做好问题整改工作。

(3)是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在产业方面:在大屯城镇化安置区内建有个旧市妇联巾帼刺绣脱贫车间,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及少数民族妇女手工刺绣技艺的独特优势,利用搬迁妇女的空闲时间对她们进行刺绣针法指导,培养一批本土优秀绣娘,车间已吸纳4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每月能为家庭增加500—2000左右的收入;蔓耗镇红河禾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方枯柠檬基地已吸纳7名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每人月平均工资3000元;蔓耗团结村安置区投资275余万元建设的希望农场(温氏家庭农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落地建设,采取贫困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进行入股分红;在保和白拉租安置区培育红桃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同时配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在鸡街镇布底寨安置区搬迁户种养殖通过合作社带动,实现户均分红3000元;贾沙乡已向上申报尼格蔬菜基地设施建设项目,利用尼格易地扶贫搬迁区周边闲置土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设蔬菜基地内道路、引水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可结合尼格当地的旅游资源,带动尼格安置区59户搬迁户发展观光农业,实现产业增收;卡房镇舍俄迷安置区与北京汉能薄膜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帮助搬迁群众增加收入。在就业方面: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加大对搬迁群众的就业培训、务工、政策帮扶力度,建立搬迁群众稳定增收长效机制。通过扶贫车间、转移就业、县内(外)就业、公益性岗位等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4951127人。

10.强化管理,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有保障

(1)是做好2020年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工作。2020年以来根据《红河州2020年粮食安全责任书》要求,为切实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协调科学发展,我局结合实际,积极与各成员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强化涉粮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积极营造重农、抓农、保供应的工作氛围,为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2)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粮食收购、销售、存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粮食流通方针、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示,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完成各项粮食流通工作任务。2020年截至1031日,共购进原粮166172吨,销售原粮171831吨,库存原粮38449吨。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有效仓容136440吨,粮食仓储能力继续稳居全州前列。

3)是完成2019年度社会粮食及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的调查工作及2020年度乡村存粮专项调查工作。走访农村居民25户,城镇居民55户,并调查非国有粮食收储加工企业6家,国有粮食经营企业2家,共88户单位和个人。审核、汇总下属企业2019年度全国国有粮食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并上报州局。

4)是完成我市的储备猪肉收储及销售工作。20191029日完成收储白条猪肉124620公斤。2020420日,储备猪肉全部销售完毕,货款回收到位。

5)是做好疫情期间我市物资储备工作。疫情期间我市医疗物资仓库口罩共入库480100个,出库440100个,目前还储备有口罩40000个。2020年上半年共出库棉被540床;棉衣480件;衣服437件(套);彩条布83卷;毛毯30床;雨衣70件;帐篷15顶。目前救灾物资仓库还存放物资棉被190床;衣服500件(套);毛巾被150床;毛毯110床;应急套装14包;睡袋50床;折叠床20张。

11.发挥了价格杠杆作用,维护物价稳定

1)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加强对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商品的市场监测力度,加强粮油肉蛋菜奶等副食品民生价格监测,提高价格监测分析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等应急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为上级及政府适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防范价格异常波动作准备。

2)价格成本监审和调整

今年上半年,除高能耗行业外,降低各行业用电成本,累计优惠金额290.36万元。受州发改委委托,召开滇南中心城市大屯海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收费风险评估及专家论证会,形成滇南中心城市大屯海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收费风险评估及专家论证意见后已上报州政府。落实我市2020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计划任务,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我市2020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继续贯彻落实成品油、电价等价格调控政策。

3)减税降费工作及价格认证服务

一是截至10月底,13家行政事业单位取消、降低了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共减免395.94万元。

二是对纪检监察、司法、行政工作所涉及的不明价格和有争议价格进行确认,截至20201025日止,共完成涉案财物认定168件,涉案金额377.4043万元,其中,刑事案件115件,涉案金额139.1948万元,涉烟案件53件,涉案金额238.2095万元。

12.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

1)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市党委决策部署。

3)是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方面,今年以来,把党建与发展改革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

4)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5)是党风廉政教育常紧不松。

6)是抓实主题教育,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7)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8)是持续推进智慧党建覆盖工作。

9)是认真开展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分别是: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设有:党政办公室、政策法规科、综合规划科、经济体制改革科、固定资产投资科、经贸外资科、地区经济科、易地扶贫搬迁科、农村经济科、基础设施发展科、产业发展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事业科、价格收费管理科、价格调控监测科(价格认证中心)、储备军供科、物资储备科、执法监督科、财务审计科、电力科、石油天然气科、能源安全督导科、市滇中引水工程管理局办公室等23个内设机构。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51人。其中:行政编制36人(含行政工勤编制2人),事业编制15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31人(含行政工勤人员2人),事业人员9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1人。其中:离休1人,退休0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也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无数据。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度收入合计125,505,533.6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25,160,931.65元,占总收入的99.73%;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344,602.00元,占总收入的0.27%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19年度收入合计:35,313,855.47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5,313,855.47元,占总收入的100%

2020年与2019年对比:收入增加90,191,678.18元,收入增加原因:本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壹亿元(用于大屯粮食物流园建设项目)。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度支出合计133,192,374.89元。其中:基本支出7,792,468.95元,占总支出的5.85%;项目支出125,399,905.94元,占总支出的94.15%;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19年度支出合计22,830,099.19元。其中:基本支出6,910,097.95元,占总支出的30.27%;项目支出15,920,001.24元,占总支出的69.73%

2020年与2019年对比:支出增加110,362,275.70元,支出增加变动原因:本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支出(用于大屯粮食物流园建设项目),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等新增项目支出。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7,792,468.95元。

2019年度用于保障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6,910,097.95元。

2020年与2019年对比:基本支出增加882,371.00元,支出增加变动原因:2020年人员增加,支出增加,人员晋级补发工资。

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7,103,994.66元,占基本支出的91.16%。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688,474.29元,占基本支出的8.84%。年人均基本支出190,371.00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25,399,905.94元。

2019年度用于保障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5,920,001.24元。

2020年与2019年对比:项目支出增加109,479,904.7元。增加原因是2020年比2019年增加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大屯粮食物流园建设项目)壹亿元,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等开展的其他项目也发生支出。

2020年项目支出主要用于:2010401款行政运行决算支出(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经费支出和鸡街火车站经费支出)216,314.92元;2010499款其他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决算支出1,330,847.11;2013816款食品安全监管决算支出5,754.00;2111001款能源节约利用决算支出540,600.00元;2120399款其他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支出决算支出842,833.30;2120501款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决算支出100,000.00元;2130505款生产发展决算支出1,000,000.00元;2130599款其他扶贫支出决算支出939,782.55元;2139999款其他农林水支出决算支出10,000,000.00元;2220106款粮食专项业务活动决算支出126,000.00元;2220199款其他粮油事务支出决算支出7,730,000.00元。2290402款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决算支出100,000,000.00;2299901款其他支出决算支出2,567,774.06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2,976,059.97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24.76%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2,830,099.19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

2020年与2019年对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0,145,960.78元。增加原因是2020年支付了优质粮食工程补助资金7,730,000.00元,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等新增项目也发生支出。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6,495,789.1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9.70%。主要用于:2010399款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343,204.33元;2010401款行政运行:3,421,166.51元;2010408款物价管理:359,021.69元;2010450款事业运行:1,035,795.48元;2010499款其他发展与改革事务支出:1,330,847.11元;2013816款食品安全监管:5,754.00元。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209,614.1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67%。主要用于2080501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3,960.00元; 2080502款事业单位离退休:227,819.66元;2080505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562,054.00元;2080506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55,501.04元;2080801款死亡抚恤:312,808.00元;2089901款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471.49元。

9.卫生健康(类)支出629,753.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91%。主要用于2101101款行政单位医疗:295,247.00元;2101102款事业单位医疗:71,568.00元;2101103款公务员医疗补助:262,938.00

10.节能环保(类)支出540,6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64%。主要用于2111001款能源节约利用:540,600.00元。

11.城乡社区(类)支出942,833.3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86%。主要用于2120399款其他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支出:842,833.30元;2120501款城乡社区环境卫生:100,000.00

12.农林水(类)支出11,939,782.5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6.21%。主要用于2130505款生产发展:1,000,000.00元;2130599款其他扶贫支出:939,782.55元;2139999款其他农林水支出:10,000,000.00元。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8,649,913.7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6.23%。主要用于2220101款行政运行793,913.75元;2220106款粮食专项业务活动:126,000.00元;2220199款其他粮油事务支出7,730,000.00元。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2,567,774.06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79%。主要用于2299901款其他支出2,567,774.06元。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870,000.00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0,000.00元,公务接待费670,000.00元。支出决算为176,475.22元,完成预算的20.28%,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66,928.22元,完成预算的33.46%;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09,547.00元,完成预算的16.35%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遵行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使用。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增加84,737.22元,增长92.3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40,007.22元,增长148.6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44,730.00元,增长69.01%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工程项目增加,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增加,用于工作交流、接洽的费用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66,928.22元,占37.92%;公务接待费支出109,547.00元,占62.08%。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66,928.22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66,928.22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单位办公和开展项目所需的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109,547.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109,547.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49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867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滇中引水、易地扶贫和十四五规划编制等项目工程的往来接洽、工作交流等,产生接待149批次,接待人次867人,接待支出109,547.00元。

国(境)外接待费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688,474.29元。

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2019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795,989.36元。

2020年与2019年对比:支出减少107,515.07元,支出减少原因:是遵行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严格控制各项经费的使用。

2020年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其他交通费用。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1231日,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部门资产总额35,657,341.41元,其中,流动资产7,832,291.32元,固定资产27,825,050.09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0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10,861,704.06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525,065.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1,254.90平方米,账面原值22,385,967.39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1,262,757.00元。(按照个旧市人民政府第37期会议纪要第八条,将个旧市全额拨款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无偿转给个旧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精神,我部门所属铺面20181月起已全部转给该公司收取租金)。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35657341.41

7832291.32

27825050.09

25,794,205.09

320,883.00

 

1,709,962.00

 

 

 

 

 

填报说明:

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3.填报金额为资产账面原值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366,21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364,59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62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366,21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情况说明里涉及到需要解释说明的决算相关专用名词。

 

监督索引号53250100730301111



附件【个旧市发展和改革局2020年决算公开报表20210804111726539.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