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200941-674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7-07-04
-
时效性有效
个旧市2016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附件一:
个旧市2016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2017年6月28日在个旧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李庭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作个旧市2016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6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469万元,为预算调整数的100.10%,比上年决算数增长2.10%,增收2,33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18,69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下降3.64%,减支12,024万元。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46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9,86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45万元,调入资金1,73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2,041万元,收入方总计380,15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8,696万元,上解支出10,21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9,04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08万元,支出方总计380,158万元,收支相抵后一般公共预算无结余。
按照红河州财政局《转发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预〔2015〕157号),一般公共预算年终净结余资金要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因此我市将一般公共预算净结余资金2,20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调节和平衡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运行。
(二)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1,234万元,比上年决算数下降28.74%,减收8,56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54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下降19.11%,减支5,796万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23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30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置换专项债券)180万元,收入总计24,72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4,540万元,置换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80万元,支出总计24,720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由于州财政局与我市结算尚未完成,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待州财政局批复我市结算后,届时再将有关变化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28,19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80.49%,比上年决算数减收1,061万元,下降0.8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41,34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0.57%,比上年决算数增支18,295万元,增长14.87%。当年收支结余-13,14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5,948万元。滚存结余主要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余14,126万元,主要是按规定预留两个月的养老保险支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结余8,220万元,其中个人账户基金5,574万元,统筹基金滚存结余2,646万元可满足两个月的医疗支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结余13,476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结余7,364万元;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结余2,07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结余685万元。
二、2016年财政运行的主要情况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化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均衡预算执行,全市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一)狠抓收入强管理,全市财政收支预算稳中向好
一是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同征、同管,财政收入质量逐步提高。通过建立第三方涉税信息应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税收征管,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协税护税义务,及时向税务机关传递相关涉税信息,抓好重点税源监管,以保障税收及时、足额征缴入库;做好非税收入扩围及成本核查工作,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对部分单位成本性支出进行核实,科学合理确定部门成本核拨比例;加大非税收入清欠力度,对历年欠缴的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易地建设费等非税收入进行催收。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由2015年的46.56%下降到38.53%,财政收入质量逐步提高。二是财政支大于收的差额进一步扩大。全市财政收支在2010年首次改写收大于支历史的基础上,2016年支大于收数额进一步扩大。2010年实现支大于收4.9亿元,2016年实现支大于收13.5亿元。三是争取上级资金取得新进展。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16年共争取到上级财政资金233,069万元,比2015年增加5,847万元,其中首次争取到资源型城市减收补助3,503万元。四是积极筹措偿债资金,确保各项政府性债务偿还,切实维护了政府良好信誉。2016年争取债券资金62,221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3,000万元、置换债券49,221万元。
(二)落实政策调结构,着力推进地方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负。全年办理退税2,787万元、小微企业税收减免2,316万元、二手房交易税收减免3,326万元、落实企业重组改制政策减免契税1,316万元。二是多种形式扶持企业。全年安排企业项目扶持资金5,249万元,重点支持和鼓励区域内粗铅冶炼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及主动淘汰拆除炼铅鼓风炉,引导全市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贯彻落实“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拨付扶持资金900万元。安排资金1,131万元,用于828户企业创业担保贷款10,832万元的财政贴息,带动就业4,033人,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累计争取专项建设基金6.09亿元,为个旧市大屯新区整体城镇化建设、个旧市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石洞坝水库、土地增减挂钩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强农惠农促和谐,支持“三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争取资金692万元用于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筹集资金9,307万元,用于贫困乡镇贾沙乡贾沙村线、他白线、克勒线、白云线等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二是持续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争取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2,000万元,新建引水堰1座,改造渠道20.092公里,水池52座;争取资金750万元,保障了大屯镇西部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三是进一步增加涉农补贴。安排资金192万元用于政策性农业、林业保险补贴;争取资金608万元用于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定向费用补贴。四是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累计整合各类扶贫资金73,879万元,用于支持1,142户贫困人口易地搬迁等工作。
(四)坚定不移惠民生,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优先保障教育公共服务。2016年全市教育支出达57,959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教育资助、“全面改薄”等项目,全市有37,3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营养餐补助,有6,714名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享受到生活补助,有4.66万名学生免除了教科书费及学杂费。二是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2016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367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增支2,034万元。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年筹集就业资金1,818万元,用于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加快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筹措资金72,792万元,保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及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待遇;筹措资金298万元,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纳入工伤生育参保范围。推进建立城乡社会救助机制,全年筹措城市低保补助资金14,591万元,全市4.7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户月人均补助标准从310元提高到335元,农村低保户月人均补助标准由143元提高到160元。安排临时救助资金393.46万元,救助5,173人次。三是加快改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2016年,全市医疗卫生支出37,208万元,主要用于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筹措资金32,378万元,保障了全市11.61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就医需求。拨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04.41万元用于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2,109万元,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0.15万份。逐步推进综合医院改革,个旧市人民医院、个旧市中医院、个旧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家综合医院及11家乡镇卫生院取消药品加成。四是积极支持文化建设公共服务。2016年全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115万元,重点支持 “两馆一站”免费开馆、重点文物保护宝丰隆商号建筑群消防工程、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建设等项目,基层文化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五是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公共服务。2016年度共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6,607万元,实施2,5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发放租赁补贴2,888户,切实缓解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五)开拓创新抓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面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同时全面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工作;进一步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财政激励机制,激发乡镇财政发展潜力,研究制定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增收积极性,巩固乡镇一级财政预算地位,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乡镇财政管理办法。二是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努力建设阳光财政。除涉密部门外,全市预算单位已完成2015年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决算及2016年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三是深入推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始终把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作为优化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举措来推进,从加快财政预算执行进度、清理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等方面入手,2016年共盘活财政存量资金5,400万元收回政府统筹使用,极大缓解了预算平衡压力。四是深入推进专项转移支付改革。全市涉及部门按照省州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的相关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并将项目录入项目库,为下一步争取资金奠定基础。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储备项目514个,申报资金17.9亿元,其中申报项目113个,争取上级资金1.18亿元。五是深入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真正实现了从“跑银行”到“点鼠标”,“电子印章回单”替代传统的“纸质红章回单”的转变,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支付业务,增强了财政资金安全防范能力,提升了财政资金集中支付效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6年,面对实体经济困难,财政收入增收基础薄弱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财税部门积极想办法、找对策,克服各种减收增支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完成了全年收支目标任务,做到了三个确保,即“确保工资发放、确保机构运转、确保按期还贷”,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全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与财力增长不匹配,需要与可能矛盾突出,保平衡难度不断加大;进入偿债高峰期,债务风险不断加大。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个旧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附件【2016年度财政总决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