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204101-293
-
发布机构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04-12
-
时效性有效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21年预算公开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21年部门预算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部门2021年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21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第二部分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21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基本支出预算表(人员类、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
八、项目支出预算表(其他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
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本次下达)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三、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四、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五、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六、新增资产配置表
第一部分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主要负责对我市100万㎡道路面积进行清扫保洁;管理及清运20座中转站、4座垃圾台、143个垃圾桶点、21个垃圾柜、160个垃圾箱的垃圾;及时清运36座直管公厕的粪便;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等。
(二)机构设置情况
环卫处包括10个机构设置,主要是:(1)行政综合办公室;(2)财务科;(3)业务科;(4)运输队;(5)维修队;(6)4个清扫小组;(7)垃圾处理场;(8)监察中队;(9)考核办;(10)保安队。
清扫组由7个改革为4个合理配置清扫,达到减员增效,提高合同工、临时工工资待遇,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的改革目的。
(三)重点工作概述
1.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自年初全市上下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我处全体干部职工严守防疫“环卫线”,确实将“大清扫、大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清扫队、运输队、垃圾处理场、办公室等部门工作人员,带头做好对37辆电瓶车、36辆垃圾运输车、14座垃圾中转站、218只垃圾桶、58只垃圾箱等生活垃圾收运设施、43座公厕3和办公区域的管理,保持好各类设施及周边卫生干净整洁,做到每天消毒,其中每座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办公室每天消毒不低于2次。截止12月31日,累计对各类环卫设施消毒53690次,消毒面积达540万平方米。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废弃口罩如不进行规范处理,混入生活垃圾中将造成二次污染,引发疾病传播。对此,我处将废弃口罩收集、运输、处理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从收集桶摆放、桶身张贴宣传海报到安排专人专车收运都按照规范进行,并做好台帐记录。截止12月31日,累计在市区摆放废弃口罩收集桶54只,收集、清运废弃口罩2413公斤,并密闭运输至红河州德远环保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处理。
——春节期间,在全市各类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市环卫处班子领导多方协调,多渠道采购口罩、酒精、消毒粉、护目镜等物资。在全州逐步复工复产的形势下,积极向爱心企业和人士呼吁关心关爱环卫工人,提前做好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储备等工作。截止12月31日,已发放一次性口罩41361个、KN95口罩54个、次氯酸钠消毒液615.30升、消毒灵5000片、消毒粉10包、酒精18升、护目镜61副。
2.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与个旧市推进爱国卫生“3个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推进工作开展
(1)“国家卫生城市”迎检
——制定复审迎检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为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落到实处,我处根据市政府、市住建局的要求和部署,按照领导分工及部门职责制定了迎检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督察组,明确挂钩领导和责任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组织各部门职工召开复审动员会,将迎检方案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职工。
——对照标准,组织好干部职工培训。我处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指导手册和暗访打分表中的市容环境卫生标准相关内容,与大量图片结合起来制作成PPT,组织中层干部和职工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大家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为顺利通过复审检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精细化管理。发挥网络在环卫质量管理中的积极推动作用,建立由党政领导、清扫、运输、监察、考核等人员组成的微信群,快速处理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部门间的联动和协调配合,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翻新、更换老旧垃圾收集设施。将迎检工作和“3个专行动”结合起来,投入资金19.15万元,购置3吨垃圾收集箱12只,1吨垃圾收集箱5只,垃圾桶50只,果皮箱内桶400只;组织人员喷漆翻新垃圾收集箱67只、垃圾中转站顶板4座;更换老旧破损垃圾桶69只、果皮箱110只、果皮箱内桶120只。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通力协作下,11月3—5日,我处负责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综合检查组专家的检查。
(2)积极开展裸露垃圾全消除、公共厕所全达标等“3个专项”行动
——“清垃圾”:按照道路保洁要求,每日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普扫和循环保洁。为进一步提升道路机械清扫率,自2019年5月,我处将凌晨4点至7点的人工大清扫取消,改为机械清扫;快车道日常保洁由人力清扫转变机扫为主、人工辅助的模式转变,机械清扫率达70%。今年随着电瓶车使用,垃圾收运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清扫部门清理责任区域内杂物、杂草及卫生死角垃圾等共63.65吨,累计出动人员923人次,治理重点区域脏405件。
生活垃圾清运方面,我处科学调度车辆,对市区垃圾量较大的垃圾中转站、垃圾台、垃圾桶点安排人员值守,按垃圾量多少及时调整清运时间和清运次数,保障垃圾随满随清,全年清运生活垃圾3.33万吨;积极开展滇南绿洲卫生整治工作,一年来累计清运生活垃圾193.7吨,泥沙219吨;机械清扫221次,用水1050吨。
街道清洗方面,清洗小组每天对市区的建设路、东路、西路、南路等主干道进行机械化清扫、清洗人行道,同时视天气情况,适时洒水抑尘。全年累计出动人员 2712人次,出动车辆4590辆次,用水16314吨,清运泥沙911吨。
今年以来,我处结合市区部分街道、中转站及背街背巷存在生活垃圾、各类旧家具乱扔乱放的现象,要求清扫、运输两部门人员,积极主动地开展卫生死角排查和房前屋后废旧家具清理。全年累计出动人员999人次,出动车辆454辆次、清运生活垃圾、废旧家具共计515.3吨。运输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五一社区、建设社区、胜利社区等单位开展“楼道革命、消除火灾隐患,助力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出动人员104人次,出动车辆118辆次、清运生活垃圾、废旧家具共计526.7吨。
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要求管理人员每天清洗中转站地面、墙面1次,喷洒消毒药水3次,每周喷洒灭蚊蝇药物1次,及时补灭鼠充毒饵站毒饵,保持站点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做到无散落、存留垃圾和污水,在可视范围内无活鼠。对建设路、金湖西路、金湖东路等沿街摆放的垃圾桶、垃圾箱等,要求装卸工、保洁员做到垃圾收集设施覆盖密闭,实行“垃圾不落地”作业,不得有滴冒撒漏现象,不得有乱倒、乱卸、乱抛垃圾行为。垃圾清运方面,运输队科学调度人员和车辆,在垃圾转运过程做到无垃圾飞扬、无渗滤液遗洒、无粘挂现象,并全部密闭运输至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扫厕所”:近年来,我处逐年对公厕进行提升改造,于2019年全面消除了旱厕,管辖的43座公厕全部达到1类标准。现按照城市公厕“三无三有”达标要求做好公厕管理,并制定了更细致更全面的“七净四有四无两好”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年初制定了 2020年公厕改造计划,现已完成五一路、红旗电影院公厕的内部改造,于9月投入使用;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政策,对金瓯园、夹夹冲、锡都电影院、变压器厂公厕进行拆除重建,目前4座公厕均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明年春节投入使用。对公厕粪便做到及时清运,确保公厕不满溢,截至目前共清理化粪池127次、疏通沟道25次,清运粪水1625吨。
——“勤洗手”:积极对环卫处大院、生活垃圾处理场办公区域的洗手台进行改造,更换了感应龙头,配备洗手液、手纸,安装了七步洗手法宣传画;按照市住建局的安排部署,自11月2日起,负责市区12、13、21、22号洗手台的管理维护工作。
——安装评价“二维码”,搭建群众满意度平台:为更好地了解市民对公厕和洗手设施的满意度,我处在全市64座建档公厕和22座编号洗手设施安装评价“二维码”,以便市民提出良好的意见和建议,截止12月31日,公厕共收到评价39条,5分好评率达70%,平均分达4.16分,对市民提出的洗手水过小、有异味等6条意见,均已妥善解决;洗手设施收到评价13条,5分好评率达95%,平均分达4.95分,市民对实收设施的兴建都表示非常满意,并对管理和后期维护提出了宝贵意见。
3.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工作开展
——个旧市生活垃圾收装运设施建设工程:该项目于2018年6月动工,目前环卫处置中心、青杉里、青年路、博物馆、永胜街转运站已建成投入试运行;夹夹冲、金瓯园转运站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已支付设备采购、转运站土建工程进度款等合计1965.4828万元。
——个旧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中节能红河公司于2019年11月完成 “四项审批”手续, 12月3日正式开工。截止2020年12月31日,已完成垃圾仓防渗膜施工、场地平整、塔吊架设、进场道路开挖、施工用电接入,目前正在进行综合主厂房垃圾仓主体、渣仓、汽机岛、一次风机房、中控楼施工。我处按照市住建局的要求,安排分管该项目的副处长及工作人员每周到现场了解建设情况,配合上报各类进度、月报等。
——个旧市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治理项目:概算总投资9470.42万元,采用BOT模式运作,项目分为二期工程,一期餐饮垃圾处理规模为60吨/日,粪便处理规模为12吨/日。现项目已取得可研批复,完成立项工作。2020年7月个旧市人民政府牵头与盛兴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由公司负责新建个旧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4.提高政治站位,抓实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环保督察整改
按照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任务要求, 我处自7月起启动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专项推进落实,建立及时沟通协调、定期现场督导和定期汇报机制。针对第三方咨询公司提出的6条整改措施,现已完成应急池开挖、垃圾堆体分台施工,与云南原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渗滤液集液池防渗膜施工协议;委托云南坤环检测公司对处理场监测井及周边地下水井等4个监测点进行现场取样检测,水样检测结果均为达标; 由云南润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排洪沟、集液池、剪力墙施工;与红河国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委托其编制垃圾处理场及渗滤液处理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报告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聘请专家组织环保验收,现已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
5.稳步推进垃圾处理场、清扫人员改革,继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为进一步降低生活垃圾处理场运行成本,改进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处领导班子会同垃圾处理场多方商讨改革方案,经多次核算成本,于7月1日启动改革,处理场及保安队工作人员由33人减少至16人,其余人员全部分流到运输、维修等部门,预计每年可减少支出40万元。
我处按照市非洲猪瘟防控指挥部和市住建局的安排部署,多次召开专项工作布置会,及时传达各级指挥部的工作要求,依据个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的餐饮业监管清单,安排2辆后装式压缩车,驾驶员、装卸工各2名,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6点,对个旧城区的餐厨剩余物实行定时定点沿街摇铃收集,并及时密闭运输至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消杀,定期对运输车辆、收集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做好台账记录。截止11月20日共收集运输处理餐厨剩余物1287吨。
6.强化督查考核,助推管理落实
监察中队、考核办将考核、督察工作体现在日常,今年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家卫生城市”“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3个专项行动等内容,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科学应用“考核指挥棒”,有力推动了单位中心工作开展。环卫监察中队全年累计出动巡逻车辆1967辆次、人员5143人次,批评教育乱扔果皮纸屑、垃圾的人员2864人次,教育违章占道经营718人次及违章遛狗182人次,巡查各类环卫设施1440余次,处理各部门反映的其他事件574起。考核办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在日常巡查中,对违反单位劳动纪律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及时与当事人沟通谈话,并做好谈话记录。今年以来共对坐岗、闲聊的清扫保洁人员及垃圾清运人员进行现场批评教育190余人次,扣分4人次。
7.抓实安全工作
(1)生产交通安全方面:我处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全处职工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作为重点,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每月组织一次的安全学习和路检、路查,全年开展车辆隐患排查和综合安全检查各12次,共查出车辆隐患17条,相关部门均按照规定,在限期内整改完毕。各部门每月自检自查生产设备,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全处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
(2)消防安全方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4次,查出隐患5条,均在限期内完成整改。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学习培训及逃生、灭火演练各2次,参加人员53人次。投入资金4607.01元,购置1KG车载灭火器40支、灭火器支架40个,配备给电瓶三轮车使用,同时采购2公斤干粉灭火器30支、消防水带2卷,对管辖区域内老旧及破损的消防设施进了更换。
8.做好服务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及职工关心的问题
(1)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努力做好服务工作,全年共办理上级转办信访件38件,处理来电来访29件,均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对上级转办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我处均结合职责和工作开展进行答复,今年承办的4件建议、提案,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100%。
(2)认真执行垃圾处理费征收优惠政策,对个旧市区持A、B、C类低保证的1458户低保户办理年审手续,减免垃圾处理费约49万元。
(3)今年我处继续投入资金6.64万元,为238名临时工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把保障环卫工人人身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关心职工健康状况,投入资金10万余元,组织职工、合同工等共计 189 人体检,为他们筑起健康“防护墙”。
9.做好宣传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媒介,全年共出“春节慰问信”“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守土尽责、共克时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等内容板报11期;粘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等各类宣传、公示资料30期;组织书法、管理沟通、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检查知识等各类培训24次,参加人员达710人次。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1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截止2020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40人,其中:行政编制 0人,事业编制40人。在职实有51人,其中: 财政全额保障51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 181人,其中: 离休 1人,退休 180人。
车辆编制10辆,实有车辆10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务总收入 1960.9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960.98万元,政府性基金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0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00万元,事业收入0.0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0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万元,其他收入0.00万元。
与上年对比减少33.20万元,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减少,公用经费减少。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1960.98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960.9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0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960.98万元(本级财力1960.98万元,专项收入0.0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0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0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00万元。
与上年对比减少33.20万元,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减少,公用经费减少。
(三)预算总收入增减变化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总收入1960.98万元。其中,本级财力安排收入1960.98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33.20万元,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减少,公用经费减少。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总支出 1960.98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1960.9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810.98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33.20万元,主要原因在职人员减少,公用经费减少;项目支出150万元,与上年相同。
(一)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事业单位离退休512.25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离退休人员工资发放;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69.40元,主要用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事业单位医疗52.34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支出;
卫生健康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公务员医疗补助50.85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支出;
城乡社区支出-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城乡社区环境卫生1276.14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免费公厕运行支出等。
(二)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工资福利支出661.1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61.14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41.58万元,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减少。
商品和服务支出636.4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36.45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03万元,主要原因是公用经费随在职人员减少而减少。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13.3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13.39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0.41万元,主要原因是退休人员增加。
资本性支出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
五、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与中央、省、州配套事项
无。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无。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无。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部门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18.78万元,较上年减少0.58万元,下降3%,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部门2021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万元,较上年增加0.00万元,增长0%,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二)公务接待费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部门2021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0万元,较上年增加0.00万元,增长0%,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0次,共计接待0人次。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部门2021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18.78万元,较上年减少0.58万元,下降3%。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00万元,较上年增加0.00万元,增长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8.78万元,较上年减少0.58万元,下降3%。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0辆。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个旧市公厕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安排150万元,一级指标分为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二级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社会效益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其中数量指标对我单位管辖内的52座公厕进行免费开放指标值95%,公厕卫生质量巡查次数8100次,对免费公厕蚊蝇消杀次数17155次,疫情期间对免费公厕消毒次数17155次;质量指标免费公厕管理标准达标率95%,免费公厕卫生质量达标率95%,免费公厕建设合格率90%,公厕完好率90%,资金使用率95%;时效指标公厕维修及时率95%;成本指标公厕免费开放成本控制率100%;社会效益指标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作用明显;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90%。绩效指标值设定依据及数据来源:通过实际记录、统计分别作出定量、定性指标值评估。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指用一般预算收入安排的预算单位资金。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指用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的预算单位资金。
3.上年结转,主要为当年支出预算未完成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一年度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如部分需跨年度组织实施项目所需经费等。
4.基本支出,指为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职工工资、离退休费、医疗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及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5.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各项开支。
6. 功能科目,指政府支出按其主要职能活动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具体设类、款、项三级。
7. 经济科目,指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具体设类、款两级。
8.“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9.机关运行经费,是指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无。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鉴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20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20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
(四)本部门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我单位2021年部门整体绩效分别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价。产出指标下设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效益指标下设社会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下设受益对象满意度指标。数量指标:对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管辖内的52座公厕进行免费开放,免费公厕开放率≧95%;质量指标:今年完成了红旗影院、五一路、金瓯园、变压器厂公厕提升改造,夹夹冲、锡都影院进行拆除重建,目前在建设中,未完工无法评价。公厕改造项目均按相关建设要求建造,质量由质监部门监管,公厕建设合格率预计能达到90%以上;时效指标:①今年完成了红旗影院、五一路、金瓯园、变压器厂公厕提升改造,夹夹冲、锡都影院进行拆除重建,目前在建设中,未完工无法评价。②辖区公厕已2017年7月全部免费开放,2019年7月接手云锡公司10座公厕也按要求全部免费开放,开放时效达100%;成本指标:下达资金正常使用,资金支出实现率为100%,完成目标考核。
整体绩效目标:不断强化管理措施,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保持较高水平;积极开展整治“脏、乱、差”行动,消除责任区域卫生死角;制定年度公厕提升改造计划,推进“公厕革命”深入开展;启动生活垃圾分类项目,积极开展前期工作;逐年增加各类环卫专项作业车辆,逐步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每年安排经费对老旧的中转站、公厕、垃圾箱、果皮箱等环卫设施进行维修和翻新;注重职工和干部素质的全面提高,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水平。
第二部分 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21年部门预算表
附件【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21年部门预算表.xlsx】
附件【个旧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预算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