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紧紧围绕“两增两减一保护”工作目标,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确保现行标准下1个贫困乡7个贫困行政村全部脱贫摘帽,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把好精准识别关。我市克服农户居住分散、路途偏远和贫困户较多、致贫原因复杂的实际困难,结合“挂包帮”“转走访”扎实推进精准识别,逐村逐户走访,详细了解掌握每一户的家庭人口、致贫原因、收入情况、住房、子女上学、从业打工等情况,重点走访情况特殊的贫困户,动态掌握贫困户第一手信息资料,坚持“六看五不录六优先”的量化识别方法。即:一看住房、二看健康、三看劳力、四看就学、五看资源、六看大件的做法;坚持有机动车、城镇住房、国家公职人员、村干部、较大财产实体的一律不录入;坚持有重病残疾、有高中以上学生、无劳力、住危房、重灾户、被征用土地的优先录入。到2014年底全市共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17户8163人。
把好动态管理关。我市开拓思路、积极创新,逐步探索出具有自身特点的识别方法,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做好数据清洗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一是组织贫困村召开村民大会,采取评比推选富裕户的办法,剔除富裕户,纳入真贫户,标识一般户。二是坚持识别结果逐级公示、严格筛选,确保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实现全面覆盖。三是开展会议识别、现场识别和比较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剔除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坚持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市有档,定期对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查,动态管理“回头看”数据,杜绝暗箱操作、杜绝优亲厚友、杜绝弄虚作假,通过清理,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6人已全部出列。
把好精准脱贫关。我市严格按照“八有五无一超一受益”指标作为全市贫困户脱贫标准。“八有”:即有稳固住房,有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电视,有路通自然村,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有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五无”:即脱贫户无重病人,无重度残疾人,无住危房,无重灾户,无辍学儿童;“一超”:即2015年度贫困户家庭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855元(2010年不变价);“一受益”:即贫困户得到过扶贫项目和帮扶政策的支持,或通过整村推进、整乡推进、产业扶贫等帮扶措施的覆盖而受益。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2015年共脱贫出列505户1737人,圆满完成州级下达我市减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