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队驻村走访工作的逐步开展,我对打靶期村的基础条件设施情况逐渐明晰,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可能对水更敏感一些,来到各个村小组走访,我第一时间都是询问村里面的用水情况,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整个村委会都缺乏稳定的水源供给,11个村小组都没有通自来水,农户都是依靠自家门前的水窖,在雨天收集房顶雨水使用,连我们工作组所住的村委会也是用水窖水。
在水源缺乏的地区通过修建水窖来解决饮水困难应该说是比较合理的方法,但是通过实际的走访,由于村民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如何管理维护水窖根本不了解,导致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雨水直接由房顶引入水窖后,从不进行消毒,直接使用,里面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学指标超标;水窖建好后一直使用,没有定期清洗维护;水窖周边还建有鸡舍、猪舍等,动物排泄后被雨水冲刷四处乱流,也加大了对水窖的污染。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这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的生产发展,是打靶期村委会各村小组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成了我们打靶期工作队的工作重心之一,我来自水利部门,本职工作就是工程设计,这项工作就落到了我的肩上,明确了解决自来水的目标任务后,我就开始下村踏勘,最终在阿底博村北部1km处山冲,寻找到一处自然流出泉水,通过询问阿底博村小组长,这处水源出水量比较稳定,能够满足阿底博村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通过加药消毒,水质可以满足饮用要求。原来这里建有一条引水管通往村内,不过已经使用了很多年,锈蚀很严重,年初下雪的时候气温骤降,管道多处冻裂,已经丧失了供水能力,村内因此缺水,村民只能步行挑水,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确定了水源安全可靠后,我就请村小组长派人协助进相关的测量工作,同时建议村小组长重新选址修建高位水池,原来的老水池没有顶盖,旁边还有粪塘,根本满足不了安全饮水的要求。最终通过实地踏勘测量,确定了水源处坐标,高程差满足自流要求。水源至新建水池引水主管基本沿原有线路布置,同时配套水表、龙头、闸阀等设备,便于工程长期运行管理。
我将各个基础数据汇总后,编制完成了《个旧市卡房镇打靶期村委会阿底博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村小组以此为依据向上申报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目前项目已经申请成功,正在等待资金下拨到位,随后就可以开工建设,我非常期待看到村民通水那天脸上的喜悦表情,这是对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