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铆足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2-23 浏览次数:


  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小记
  2016年,市人社局坚持抓关键、抓服务、抓扩面、抓规范、抓整治、抓党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增强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开创人社工作新局面。一年来,该局通过扎实开展人社工作,让全市职工群众享有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推动我市跨越式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强保障 增强服务意识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增长中通过实施社保优惠政策,市人社局采取降低社保费率、发放稳岗补贴和缓缴社保费用等措施,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全年通过降低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负2988.88万元;发放稳岗补贴1641.88万元,受益对象涉及121家企业21639名职工,使脱贫攻坚全面推进。通过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和“两个专项行动”以及社保兜底,有力地推进了行业脱贫攻坚。2016年,该局实现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9人次,完成目标任务210人次的109%;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395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实现了100%全部参保。
  稳就业 扩宽就业创业规模
  该局大力实施创业促进就业战略,促进新一轮就业政策落实落地,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38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72人,帮助169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751个,城镇登记失业率4.02%,实现了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成功申报308队社区为州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全市通过创业贷款扶持创业828人(户),发放创业贷款10832万元;通过“两个10万元”扶持微型企业300户,拨付扶持资金900万元,确保了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不断形成。
  保民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市人社局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52.97万人。全民参保登记人数390781人(其中户籍人口387651人、流动人口3130人),避免了重复参保。全市参加工伤保险建筑企业38户,职工参保2878人。启动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相继完成296个单位、14483人参保登记(其中在职0.86万人,退休0.59万人),累计征缴养老保险金86.56万元、职业年金38.10万元。截至去年年底,新农合机构和人员已全部移交人社部门管理。2016年,向上级争取社保及就业等资金43564.31万元,完成目标任务39590.00万元的110.04%,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就业等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2016年,每月通过红河州智能审核系统对38家“两定”机构进行审核,共审核出不合理费用5.7万元,追回5.7万元;2016年共对“两定”机构进行实地检查60余次(含专项检查),共审核出不合理费用67.79万元,追回67.79万元;持续开展严禁领导干部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专项整治,确保了基金运行安全完整。
  求创新 优化人事人才管理
  以从严管理干部为根本,该局通过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顺利完成了“车改”司勤人员安置工作。
  重维权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全力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通过专项检查督促支付农民工工资2201.49万余元,涉及农民工2405人。认真做好12333咨询服务、信访维稳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全年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4件,结案率达100%,结案涉案金额达到218万元。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全市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率分别达98%和94%,进一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持了我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打基础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2017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找准人社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突出民生优先、服务发展,狠抓落实见效,力争有所突破。全力抓好创业促进就业、社保扩面提标两项民生工程,思考好、落实好“双创”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同时,坚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扩面提标,提升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和水平,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社部门“稳增长、促跨越”服务能力;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加大劳动者权益维护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