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扶贫对象精准。我市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的程序,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通过努力,清理出54户识别不精准的贫困户,切实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突出项目安排精准。2016年上级下达我市各类扶贫专项资金2874万元,针对1个贫困村、1900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的扶贫攻坚目标,安排123万元重点扶持2016年脱贫出列的卡房镇咪的期村。安排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13个,投入资金390万元;扶贫安居工程60户,资金60万元;村级道路及人畜饮水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安排资金50万元;投放到户扶贫信贷3347.8万元,贴息117.39万元;易地扶贫搬迁343户,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741万元,中央切块资金92.61万元,州级南部山区综合开发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省政府债券资金1000万元。
突出资金使用精准。围绕计划脱贫出列的贫困乡、贫困村、贫困人口,吃透市情,加大政策叠加力度,有效整合美丽家园、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安居房建设、农危房改造、农村低保等方面资源,加快信贷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进度。同时,制定出台了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精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388亿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2874万元,各级、各部门财政资金3.422亿元,信贷资金2.548亿元,群众自筹9392.04万元,社会帮扶1918.48万元。
突出措施到户精准。针对全市6426贫困人口,按照“五个一批”和建档立卡“回头看”的要求,进村入户实地查看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调查,需要发展生产脱贫的有3003人,易地搬迁脱贫2093人,生态保护脱贫30人,发展教育脱贫254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818人,就业创业脱贫228人。根据排查情况,制定了针对性强的脱贫计划(规划),按需帮扶,确保帮扶措施到户到人。
突出因村派人精准。根据贫困村工作需要,从发改、交通运输、农业、水务、规划等部门抽调3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协助所在村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工作队驻村期间,为驻地办好事实事941件,争取帮扶资金405.3万元、物资1505吨、学习用具239套,排查矛盾纠纷249起,制定脱贫计划规划64个,撰写调研文章31篇,民情日记3848篇,政策宣讲1441场次,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01场次。
突出脱贫成效精准。2016年实施的脱贫攻坚项目覆盖贫困地区3466户11638人,直接受益贫困户1607户,贫困人口6042人。1900名贫困人口及卡房镇咪的期村按照贫困人口退出的6项指标和贫困村退出的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15项指标全部符合退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