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个旧:“输血+造血”助贫困地区脱贫解困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26 浏览次数:
  “十二五”期间,我市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综合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国家、省、州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为依据,以“美丽家园”行动计划为载体,以扶贫开发项目为依托,以贫困村寨和贫困群体为主战场,紧紧围绕“两增两减一保护”工作目标,着力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落地落实,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切实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1
  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十二五”以来,我市狠抓整村推进、安居工程、易地扶贫等基础建设项目,累计实施整村推进114个,扶贫安居工程966户,易地扶贫搬迁2个村71户350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个;实施完成进村公路8条16.29公里;村内道路硬化60条58.52公里(14.334万平方米);修建田间道路1条3公里;安居房建设966户87970平方米,安居房配套建设牲畜厩舍763个14700平方米,配套建设厕所537个2735平方米;架设饮水管道5条12.45千米;新建生产生活水窖、水池44个1601立方米;修建大牲畜饮水塘1个4000立方米;修建排水沟渠8条534米;新修农田地灌溉沟渠3条6.83千米;架设农田地灌溉引水管道14000米;安装村街道路灯46盏;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64幢15150平方米;建活动场地19650平方米;建村内卫生垃圾池24个;新建公厕11所271平方米;沼气池建设30口;农家乐扶持农户12户;发展紫山药、草果等经济作物种植19460亩;发展柠檬、花椒等经济林果种植15360亩;发展家畜、家禽养殖26590头(只);举办科技培训281期22191人(次)。扶贫项目建设扎实有力、成效显著,真正为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做实事、办好事、解急事。
  2
  产业扶贫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村累计投放扶贫到户贷款14100万元,与“十一五”期间投放4700万元同比增长200%;产业扶贫贴息项目7个,扶持资金9700万元,与“十一五”期间扶持2250万元同比增长331%,项目扶持覆盖9个乡(镇、区)、369个贫困村、2个龙头企业、2个专业合作社、3个民营企业,直接受益贫困农户13918户54000人。
  产业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的扶持,增强了龙头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培植和贫困农户的小产业发展,特别是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农民稳步增收。
  3
  贫困农村受益覆盖面扩大
  我市在“十二五”期间,系统地制定出台了农村扶贫开发的具体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把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开发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争取投入各种扶贫资金44104万元,与“十一五”期间投入19207万元同比,增加投入24897万元,增长129.6%。
  “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扶贫开发项目覆盖9个乡(镇、区)、369个贫困自然村。项目的建成使2.2946万户9.2309万人直接受益,解决了7445人和3533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改善了65个贫困村22082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解决了966户4347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改善了65个贫困村22897人的农村文化生活。优势产业项目的扶持发展,为贫困农户增加收入17273万元,年户均增收8160元。
  通过扶贫开发项目的推进实施,全市农村累计解决贫困人口温饱24334人,其中,深度贫困人口11194人,温饱不稳定低收入贫困人口13140人。
  扶贫项目的实施和扶贫资金的投入,为贫困地区输入了新的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贫困农户自身的“造血”功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贫困对象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共奔全面小康凝聚了力量、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