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晓然
大屯镇高度重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认真研究和部署,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屯镇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干部履职不到位、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进行严肃问责;严格落实各党总支(支部)及民政、扶贫等部门的主体责任,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资金落实和监管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实行零容忍。
增强思想意识 提高政治担当
大屯镇多次组织学习了省、州、市纪委下发的文件精神和全市脱贫攻坚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围绕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精准管理和使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精准帮扶等方面,紧盯“精准”二字扎实开展自查;明确工作责任、严明工作纪律、严格工作流程,无论是包抓领导、包村干部都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层层审核把关,谁负责、谁签字,谁把关、谁签字,一旦审核发现问题,就层层追究责任。
增强“四个意识” 提高政治站位
大屯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州委、市委关于扶贫领域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严的作风、实的行动扎实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该镇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让广大群众和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扶贫政策;认真分析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及时发现和查处存在问题;抓住重点,充分运用“四种形态”,将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落到实处,早预防、早提醒,严防一些基层干部面对诱惑时不能坚持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手伸向扶贫领域的各个角落。
增强产业扶持 扩宽增收渠道
根据上级提出的“应纳尽纳”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标准、程序、方法和要求,该镇形成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把扶贫标准线以下的贫困人口确定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针对存在漏评的情况,根据“五查五看、三评四定”识别程序和“五看五不录”的要求,认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排查工作和档外贫困户的摸底排查工作,通过入户调查,逐一进行复核。大屯镇现有档外贫困户20户,74人,2014年至2016年认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错退人口,目前已启动程序对档外贫困户进行评定,符合要求的将纳入贫困户进行管理。
根据“社会团体+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产业扶贫模式项目的政策,大屯镇了解了45户1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意愿,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实施“菜单式”产业扶贫项目。与大屯商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书,将产业项目扶贫资金39.2万元交由大屯商会支配使用,大屯商会自筹资金8000元,合计40万元购置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经营性铺面。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每人2800元的产业扶持补助资金参股该项目,项目分为140股,每人持有1股,拥有该商铺140分之一的产权,大屯商会只对该项目进行组织和管理,不占有股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商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合同,明确股权和产权的相关事宜,确定甲、乙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商铺由大屯商会统一进行管理和出租,出租后所得收益于每年年底进行结算,并以“股本分红”的形式平均分配给贫困户,以达到提高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