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攻坚克难解民忧 驻村挥汗谱忠诚

来源:王凤翔 朱 兰 发布日期:2018-03-05 浏览次数:

——卡房镇打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小记

  回忆2016年冬春交替的棉花山,乍暖还寒。卡房镇打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一行5人带着市委的嘱托、群众的期盼,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按照市委统一安排,来到了距卡房镇政府28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的打靶期村委会“安营扎寨”。两年时间转瞬即逝,打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紧紧围绕脱贫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与当地村民同呼吸、共命运,合力拓宽脱贫致富路。

  ■ 明确职责树形象 ■

  如何拉近和群众的距离,为驻村工作开个好头,打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结合“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要求和驻村工作队职责,探索建立了“一岗双职”和“一队多责”的管理方法,认真落实各项规定,保证队员驻村时间,做到驻村工作常流水、不断线;聚焦精准扶贫各项任务,深入村组,走访调查,绘制图表、倒排时间、压茬推进,力争让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农家和具体时间节点上,实现精细化管理,树立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良好形象。

  ■ 立足村情定方案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针对打靶期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村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能人”带动效应差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与村委班子紧扣脱贫要求,分析制约因素和扶贫发力方向、工作重点,研究制定了帮扶总体规划和阶段性计划。重点突出羊、猪养殖产业培育,柠檬、核桃经济林苗木栽植,危房改造、水窖水井修建、村卫生所建设等基础设施完善和专业种养殖技术培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六个方面任务,着力培育两个主导产业(生姜、菊花),努力实现通砂石和弹石路、网络全覆盖、自来水或洁净水入户率达到100%,开展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交通安全、文明村风家风等教育,将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力争打靶期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扯后腿,在困难中有所推进。

  ■ 细化措施强施策 ■

  了解政策,才能更好地运用政策。打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针对村情、民情和贫情,积极向群众宣传政策,组织发动群众,在各类会议上讲解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11次;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帮助村民转变观念、增强发展意识。积极争取264万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现已开工,项目区建设完成后将新增机耕面积1000亩的优质玉米基地示范区,受益群众194户759人,户增收3577.32元;积极协调资金20万元开发打靶期下半山,结合该村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柠檬、核桃种植产业。此外,邀请农业等方面技术人员培训群众110余户162人;注重致富人才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培训和引导,成立了打靶期春秋养殖专业合作社。驻村工作队还大力宣传金融扶贫相关政策,鼓励村民通过小额信贷发展经济,提高村民家庭经济收入;积极宣传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建房、小额信贷、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强群众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 参与管理夯基础 ■

  打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原则,做好一户一档工作;参与交通、卫生、计生、扶贫等各类政策宣传;协助抓好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在2016年村“三委”换届过程中做好相关指导工作,并帮助打靶期村党组织落实党建各项制度,积极开展党课培训,为党员和村“三委”干部讲党课5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村级班子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落实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引导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弘扬文明新风。

  ■ 注重服务聚人心 ■

  一是当好维稳员。2016年5月4日,我市连续发生4.6级、4.7级地震。打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迅速到打靶期村委会各村小组进行调查了解,宣传地震避震知识,安抚稳定群众。二是当好后勤兵。2017年8月,持续的强降雨导致打靶期村级公路多处塌方。塌方路段维修急需资金,在驻村工作队与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为危险路段维修工程争取到款项1万元。高石庄群众反映出行难问题,驻村工作队帮助协调资金2万元进行道路修缮。积极推进打靶期、牛都打篮球场建设,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三是当好调解员。调解群众纠纷23起,教育摩托车驾驶员83人,排查隐患13处,着力为村民办实事、解真难。

  两年来,打靶期驻村扶贫工作队始终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洒进荒山林地的汗水结出了累累硕果。2017年末打靶期全村经济总收入819万元,人均收入3867元,已脱贫123户490人,未脱贫户163户543人。打靶期村委会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发展思路明晰,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激发,贫困群众正争先恐后地在脱贫路上迈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