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撬动产业 助力脱贫

来源:田尚可 朱 兰 发布日期:2018-03-26 浏览次数:

——贾沙乡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产业扶贫侧记

  贾沙乡松云村委会距乡政府39公里,辖松树林、尼格、五棵河、斗角田、茂珠柏5个村小组;有农户243户964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2人;全村经济总收入378.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37元。

  如何把产业发展起来,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进取意识、市场意识和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确保产业扶贫方向正确、行动得力,这是贾沙乡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两年思考的首要问题。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为了彻底拔掉“穷根”,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五个一批”工程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要求,带领当地百姓大力发展产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长短结合 鼓励发展种植业

  松树林村、五棵河村村民多年前栽种过甘蔗,由于种植技术掌握不好、供需对接不畅,甘蔗成熟后也卖不出去,村民积极性不高。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向贾沙乡党委、政府反映后,由乡党委、政府协调糖厂与农户签订合同种植甘蔗并长期收购,提供相关种植技术支持。同时,工作队努力协调挂包单位——市招商局资金2万元,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村民种植,目前两村种植甘蔗120余亩,预计可收获甘蔗500余吨,待糖厂收购后,能实现收入20余万元,带动20余户村民增收。

  在座谈交流中,工作队发现松树林村小组组长曹有成有种植四季豆的经验,而且已经打开了由种到销的路子。结合这一情况,工作队到挂包单位——市发改局争取10万元启动资金,用于发展四季豆种植,由曹有成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村民进行栽种。曹有成负责技术和销路,村民负责种好四季豆。仅2016年就带动26户村民种植四季豆60余亩。收购商直接安排车辆到村里收购,村民大大减少了运输费用和外销风险。

  养鸡养猪 先养后补强信心

  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到斗角田村小组召开群众见面会时,村民提出斗角田村适合放养土鸡,尤其现在道路修通了,村里人也有继续发展土鸡养殖的想法。工作队队员多次深入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的养殖打算,并对市场、运输等情况进行调研,赴建水、昆明考察,拟定实施方案,协调3万元资金,引进昆明大板桥一养鸡企业的鸡苗,给斗角田村村民进行放养。对认养的鸡苗,村民只需支付一半价格,工作队就送鸡入户。2017年5—6月,工作队运来6000余只鸡苗,由9户村民进行养殖。目前,养成的土鸡已卖出大半,实现收入近20万元,剩余的土鸡还在陆续订购中。

  工作队还与贾沙乡政府到个旧市中和农业有限公司协调,提供猪仔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猪仔分别以20公斤以内38.5元/公斤(含保险、育苗)、20公斤以上16元/公斤(含保险、育苗)的价格发放给村民,村民不用支付款项就可以将猪仔认养回家,待出栏后由公司按照市场价回购再扣除猪仔款,交易成功后由乡政府再给予每头100元奖励,目前已有6户贫困户认养猪仔30头。先认养、后补款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养殖积极性,也增强了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特色农业 因地制宜谋发展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给钱给物只能是救急解渴,让产业蓬勃发展才能开流活源。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茂珠柏村有发展果橙种植的意愿,就邀请州农校老师前来实地查看,确定可行后积极向村民宣传并组织报名,目前正在做规划和协调资金。五棵河村由于新建高速公路跨村而过,区位优势突显。工作队在与五棵河村村民商议后,准备大面积推广种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小涩梨,利用离高速路出口近这一优势,待将来梨花盛开时,不但可以吸引各地游客到这里赏花,还可以顺路到尼格温泉特色小镇游览和泡温泉,产业得到了发展,旅游业收入也随之提高。该项目已经组织村民报名,并得到了贾沙乡党委、政府和挂包单位的重视。

  产业扶贫是有效又长久的扶贫方式。只有撬动产业,才能调动农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凝心聚力,实现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贾沙乡松云驻村扶贫工作队坚信,只要结合实际,埋头苦干,心系困难群众,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会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