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情况

来源: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1/01/08 14:51  浏览次数:

  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稳住经济基本盘

  一是想方设法稳就业。严格执行“免、减、缓、延、返、补”等惠企惠民政策。截至11月30日,共减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11044.9万元。普惠性稳岗返还企业惠及237家30412人,发放1171.74万元;暂时性稳岗返还企业惠及3家105人,发放65.09万元。兑现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4户76000元。全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784人,转移就业率68.61%,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14644人次;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128人。

  二是多措并举稳金融。加快推动社会经济恢复正常运行,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1—11月,共办理企业抗疫情贷款8.04亿元,办理企业保民生贷款1.58亿元;新增支持企业、个人复工复产贷款19.65亿元,同时通过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办理票据贴现等方式为企业增加流动资金12.31亿元,为到期贷款办理续贷和展期32.84亿元,1—11月,存款余额313.84亿元,同比增长6.15%,贷款余额259.27亿元,同比增长14.25%,存贷比82.61%;拓展“三农”金融服务领域。试点开展农房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业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目前全市累计化解债务9.57亿元。

  三是全力以赴稳外贸。组织召开以跨境贸易企业为主的企业座谈会,力求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一对一”帮助个旧市超拓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振兴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恢复外贸进出口秩序。1—11月,我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8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98.01亿元。截至10月,全市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6657万美元,同比下降0.7%。目前,振兴集团、旭众矿冶、远大商贸三户企业已到自由区红河片区注册成立贸易公司,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亿元。培育跨境电商贸易。主动融入三区建设,培育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消费电子口岸贸易。争取到个旧市城域物联网建设项目、红河州有色金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等8个纳入全省的“新基建”项目库。目前,云南云铝润鑫铝业电解铝智能制造技术开发应用及智慧工厂试建设项目,已完成集控管理中心、系统监控平台,正在开展系统平台建设;红河州有色金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开始招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四是千方百计稳外资。进一步做好稳外资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州稳外资各项决策部署,成立了个旧市外资工作领导小组。力争年内引进云南滇美餐饮有限公司(麦当劳)外资企业,预计12月落户个旧。全力推进外资项目建设。目前,100万t/a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由澳大利亚华龙公司、云南华鼎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正进行“三通一平”,环评报告待省厅审批,正在开展科研中心建设。

  五是精准发力稳投资。1—11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55.83亿元,同比增长4.4%。2020年全市3000万元以上项目共188项;集中开工5批项目,共计51项,总投资85.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39亿元;目前已争取到专项债券及特别国债项目15个,到位资金14.9亿元。制定《个旧市关于做好稳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激励措施》,向项目主管部门发放新开工项目奖励63万元,发放固定资产投资入库奖励475万元。

  六是坚定信心稳预期。及时制定出台《个旧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17条措施》,强化挂钩联系制度、扶持工业及服务业企业提质增效、扶持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等十条措施。形成常态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机制,紧盯重点行业领域、重要基础指标等“点”上的运行情况,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在月度、季度间平稳运行。

  二、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激活市场经济主体

  一是保居民就业。开展“春风行动”“百日行动”等活动,举行13场现场招聘会及岗位推介会,累计收集到96家企业提供的22624个岗位信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163期,培训6488人;帮助创业者实现自主创业,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92万元,扶持336人(户)创业,带动1327人就业。

  二是保基本民生。保困难群众,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原则。1—11月,累计发放城市低保228987人次8946.3万元、农村低保68172人次2049.71万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8757人次848.03万元;临时救助2342人次175.04万元。保老幼群体,兜住特殊群众。年内发放80岁以上高龄补贴,发放22696人次682.165万元。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1606人次274.09万元。

  三是保市场主体。抓好国家、省、州应对疫情影响、稳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20〕11号)等文件精神,加大就业补贴、金融支持、财政补助、延缓降低保险等支持力度,推动全市现有产业及疫情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优化流程,推行企业注册登记“一窗通”,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宣传“一部手机办事通”平台。1—11月,全市注册登记企业19347户,新设立企业1776户;召开“银政企”联席会议及“送政策上门 助企业发展”工作座谈会,着力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办理股权出质设立登记9户,推行农村农业小额贷款,“银税互动”已成功使33户企业获得贷款1045.5万元。

  四是保粮食能源安全。截至11月,全市粮食库存4.39万吨(不含储备粮)。食用植物油储备(动态储备)现有98吨,全市粮油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我市国有粮食企业有效仓容13.64万吨,粮食仓储能力继续稳居全州前列。

  五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定全市“米袋子”和“菜篮子”保障市场供应。创新疫情防控形态下的供给方式,全州首家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共投放124.62吨,让老百姓在疫情最为艰难时期吃上了平价放心肉,得到一致好评。全市82户工业企业和43户限上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有色金属选矿、冶炼企业原料供应基本正常,消费市场供给顺畅。

  六是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坚持“三保”在财政预算编制和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足额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1—11月,“三保”实际支出19.08亿元,其中:保民生2.98亿元、保工资14.2亿元、保运转1.9亿元;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1—11月,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重点民生支出达24.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2%。

                      个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