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3-02348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
文号
个政发〔2023〕10号
发布日期
2023-09-28
信息名称
个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个旧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二阶段)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做好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1〕38号)、《云南省商务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及资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商电商〔2021〕47号)和《红河州商务局、红河州财政局、红河州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红河州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商务发〔2021〕81号)文件精神,为深入推进个旧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结合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第一阶段实施实际,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个旧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第二阶段)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9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个旧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做好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1〕38号)、《云南省商务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及资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商电商〔2021〕47号)和《红河州商务局、红河州财政局、红河州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红河州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商务发〔2021〕81号)文件精神,为深入推进个旧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结合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第一阶段实施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抓手,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县域商业体系转型升级,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升级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培育新型农村市场主体,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加强引导及监管,依法维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 

  (二)聚焦短板,巩固提升。强化思维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在项目第一阶段基础上加强对传统商贸流通业务流程进行改造提升,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补齐流通短板。统筹衔接电商、物流、商贸流通等现有资源,拓展提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流通设施和服务融入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 

  (三)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结合各乡镇(街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础条件,认真研究分析,因地制宜,挖掘产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注重发挥基层的自主性、积极性,立足实际大胆开拓创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性发展。 

  (四)规划发展,注重实效。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重点,围绕“一中心、两节点、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加快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撑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范围和应用规模,聚合平台商、服务商、仓储物流产业,实现资源共享,培育有代表性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在全市发展的创新型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三、工作目标 

  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从“示范引领”到“服务带动”的提升转变,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提升电商公共服务、网货供应、物流配送、产品质量标准、网货产品孵化、人才培养等体系;着重发掘“个旧各位”区域公共品牌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引领作用,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制定品牌标准,强化品牌应用,促进产业品牌化、规模化、链条化;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推动我市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消费结构转型,统筹城乡发展。到2024年底,实现乡镇、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和新型农村商贸网点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农村网络销售额、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2%以上,提升改造2个以上(含2个)乡镇村级电商示范站点,开展“个旧各位”品牌营销推广活动开展不少于15场,其中大型线上线下活动不低于5场;加强“个旧各位”区域公共品牌的深度应用,开发品牌网货产品不低于20款,制定品牌产品质量标准10个以上,打造“个旧各位”品牌直播间,深挖产业文化和产品特色,拍摄、推广宣传短视频不少于15条,“个旧各位”宣传片不少于1部;开展电商直播运营专业技能型培训200人次及以上,培育电商运营类人才,建立电商人才库,持续向市内外电商企业输出电商直播后台运营型人才;持续孵化本地电商直播人才,开展电商直播达人技能培训100人次及以上,其中,电商直播达人技能培训转化率达5%。培育优秀个人或团队主播5名及以上,实现年电商销售额5万元及以上,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3人以上,通过项目实施促进网络销售额100万元以上;实现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支持不少于3家企业实现传统生产加工商贸到互联网企业的转型升级,整合不少于3家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以乡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建设不低于50个“个旧各位”品牌产品及农村商贸网点品牌专柜,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四、建设内容 

  (一)持续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1.提升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职能 

  充分发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中枢大脑作用,统筹发掘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商供应链体系,强化在市场对接、电子商务应用、品牌打造及营销推广、推动物流商贸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电商企业或个体网商提供包括货源在内的一站式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帮助各类网商加快发展,强化传统生产、商贸流通企业向互联网电商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 

  2.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级升级改造 

  升级改造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展厅相关设施设备及现有直播间设备,升级4个独立直播间(其中打造“个旧各位”品牌直播间1个)开设“个旧各位”品牌直播账号,整合本地主播资源,打造“直播+短视频”新媒体运营模式。 

  3.打造乡镇村级电商示范站点 

  重点针对产业丰富、人口聚集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商服务站点进行改造升级,一是升级现有快递物流资源,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提升仓储、配送、分拣等服务;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整合市内优秀资源,完善站点综合服能力,三是加强当地产品宣传力度,完成深度融合区域内电子商务、传统商品和物流配送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站点盈利能力及综合服务能力。 

  4.促进跨境电商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设施,有效整合资源,拓展电商中心功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服务,重点招引跨境电商经营企业、平台企业及配套服务企业,形成功能完备、服务多元、产业融合的跨境电商聚集区,实现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板块多样,功能齐全,资源互补。 

  (二)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鼓励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物流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加快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有效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租用或整合现有冷链仓储设施,提升完善电商冷链物流储运能力。引导生鲜电商、物流快递等企业建设前置仓、分拨仓、托管仓等,提升仓储、分拨、集散、品控、冷链等服务能力,与邮政、申通等主流快递企业合作发展共同配送,支持本地特色产品上行,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统仓共配。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制定管理和运营制度,建立一整套紧密贴合我市实际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农产品上行物流服务体系。根据个旧市惠企政策实施快递直补奖励扶持,对电商企业、个体网店、微商实施快递物流直补,培育孵化电商带头人。 

  (三)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建设 

  1.提升优化区域公共品牌定位 

  充分挖掘“个旧各位”区域公共品牌深度,加强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我市区域公共品牌站位,将“个旧各位”区域公共品牌,融入全州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的大局中,找准品牌定位,充分利用“红河九红”州级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将“个旧各位”区域品牌打造成州级区域品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紧扣“州级品牌+县域品牌+产业品牌”的母子品牌运作模式,进一步推进全市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本地特色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将“个旧各位”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成为引领产业融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2.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应用 

  建立“个旧各位”品牌准入标准体系,强化品牌标识维护和使用管理,开发区域公共品牌网货产品不低于20款,制定品牌产品质量标准10个以上,打造“个旧各位”品牌直播间,深挖产业文化和产品特色,围绕“一味药、一瓶奶、一袋米、一尾鱼”等重点特色产业产品,拍摄、推广宣传短视频不少于15条,“个旧各位”宣传片不少于1部,授权企业使用,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同时带动相关企业积极性,引导企业注重品牌意识,做好品牌宣传;设计制作“个旧各位”系列衍生物,全面深化运营“个旧各位”区域公共品牌的场景应用,利用场景传播产品,塑造产品定位,突出产品卖点,引导消费选择,逐步扩大“个旧各位”系列产品在消费市场的品牌知名度,通过区域品牌赋能特色产品,提升企业产品销量。 

  3.加大区域公共品牌的营销推广 

  建设打造“个旧各位”品牌直播间,通过深挖产业文化、深耕产品质量、深种品牌形象,将直播账号打造“内容+直播”的品牌账号,开展直播场次不低于30场,并通过同直播达人合作投放产品短视频内容等,打响“个旧各位”区域公共品牌。并积极开展“个旧各位”品牌营销推广活动开展不少于15场,其中大型线下活动不低于5场,搭建个旧优质产品对外交流、贸易、发展的平台,加强宣传力度通过互联网及媒体宣传,采取软文推广、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宣传品牌知名度,在省级媒体宣传曝光不低于10次,国家级媒体曝光不低于3次。 

  (四)升级完善商贸流通体系 

  1.推动传统生产、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进本地传统企业采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和电商化升级,着力帮助不少于3家企业实现传统生产加工商贸到互联网企业的转换,利用视频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多方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2.打造“个旧各位”品牌专柜 

  以乡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完成乡镇村级供应链网络渠道建设,与物流快递企业共享资源,开展工业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供直销业务,推广应用新型交易模式,为个体商户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库存管理、店面设计等服务,建立长期运行机制,提升商品品质,更好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新建或优化升级村级实体零售网点,或在原有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中挑选具备条件的站点,建设50个以上“个旧各位”农村商贸消费品牌专柜,成为末端公共配送网点,满足农民便利消费、就近销售需求。 

  3.推动商业经营模式创新 

  支持3家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实现批发业、零售业、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业等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支持实体店运用互联网技术、销售商品和服务,拓展销售渠道,提升线下体验、配送、售后等服务,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鼓励实体店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建立全渠道、全天候互动,增强体验功能,发展体验消费。鼓励中小实体店利用“互联网+”完善便利服务体系,增加缴费、网订店取、社市配送等附加便民服务功能。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强与实体店合作,推动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和线下真实体验、品牌信誉、物流配送等优势相融合,促进实体店扩大网上销售。 

  (五)强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育 

  结合个旧市产业特色和电商发展现状及第一阶段培训成果,开发既具前沿性,又因地制宜的电子商务培训体系,科学制定培训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建立以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由人社、工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加大“政企”联动合作,结合个旧市本地开设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开展培训业务,充分利用当地企业作为电商人才实训基地,进一步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持续输送人才。课程体系满足全市各阶层人士,结合乡村振兴,继续加大对传统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电商企业和创业群体等重点人群的培训力度。完善培训后服务机制,健全参训人员建档制度,建立培训到就业的跟踪服务体系,实时掌握学员的从业、创业情况。开展电商直播运营专业技能型培训200人次及以上,培育电商运营类人才,建立电商人才库,持续向市内外电商企业输出电商直播后台运营型人才;持续孵化本地电商直播人才,开展电商直播达人技能培训100人次及以上,其中,电商直播达人技能培训转化率达5%。培育优秀个人或团队主播5名及以上,实现年网络销售额5万元及以上;持续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3人以上。 

  (六)持续创新营销模式 

  充分利用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市有需要的企业及创业个人提供电商直播实训,帮助企业用来支撑其初期的电商直播运营工作,直播间具备全套直播功能平台的入驻,并进行运营管理,包括直播教程、数据分析、内容规划教程、引流教程、营销推广软件,直播模拟软件等为直播网红孵化提供支撑。支持以“新模式创建”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举办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主题的沙龙、研讨会等宣传与活动,推动个旧市电商产业融合发展。 

  五、项目管理 

  (一)承办企业选择。坚持“公平、规范、择优”原则,落实《服务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依法依规竞争选择资质优、业务精、与项目建设能力需求匹配的承办企业,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程序,符合财政资金相关管理规定。 

  (二)开放服务。本项目中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建设的公共服务中心、站点、物流配送体系等公共服务类综合示范项目做到开放、共享,向社会提供市场化服务,严禁仅向特定企业提供服务。 

  (三)资产归属。项目实施中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执行或参照执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明确资产权属,及时入账。 

  (四)绩效管理。项目建设期间接受上级部门和全社会的督查,同时开展自评自查工作,建立全程督查、定期自评及自查整改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例会,实时掌握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及阶段性成效等情况,督促项目按时保质稳步推进,提高资金使用率,完成各项绩效目标,充分完善台账资料,突出实际成效,确保项目顺利通过绩效评价并投入运行。对自评自查及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各项问题,要求承办企业及时进行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取消中标企业承办资格并追回已拨付资金。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3年7月—2023年10月)。制定《项目后续资金实施方案》,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有序推进实施;按要求组织公开招投标,确定承办企业。 

  (二)实施阶段(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完成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商贸流通体系、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营销体系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等具体建设任务。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4年10月—2024年12月)。根据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组织开展好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接受上级组织的第三方和专家组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好整改工作,继续开展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不断总结示范经验和成果,做好迎接国家项目绩效评估准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个旧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具体负责统筹指导、审议决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督促和检查项目推进及政策配套落实情况。 

  (二)加大政策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项目、税收、金融、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日常管理、工作推进、监管考核等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做好风险防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项目效果。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纳入市政府管理考核体系。定期督查评价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情况。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要及时报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进展情况和年度工作总结,确保综合示范工作取得实效,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持续发展。完善奖惩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完善中央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与项目管理制度,细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向、支持标准和资金拨付程序要求,确保资金用于规定方向,做到专款专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由市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坚持项目公开、政策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主动接受上级机关、纪检监察、审计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强化过程管理。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在个旧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置的综合示范专栏进行公示公开(有关信息不得散见于网站),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显著位置标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字样,并设置主管部门举报监督渠道。综合示范工作实行“月通报、季督导、半年自评、年终考核”制度。 

  (六)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使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做法、经验在全市形成共识。梳理典型案例,对开展电商创业的典型乡镇、典型村、典型企业、典型个人和典型农村商业模式等进行表彰奖励与总结推广,并在后续项目中有倾斜支持。 

  附件:1.个旧市2023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二阶段)绩效目标表 

      2.个旧市2023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二阶段)资金划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