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4-00922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政民综合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3-22
信息名称
2024年个旧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2月5日在个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汪  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是我市极为不易的一年。市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337”工作思路①,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奋发有为的精神、一往无前的勇气把中国式现代化个旧新实践不断向前推进,奠定了“三年新突破”的坚实基础。 

  (一)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经济发展回稳向好。面对一季度开局不利的形势,全市上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体现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上,推动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稳中有进。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9.9亿元,其中:产业投资完成187.5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达72.2%。民间投资完成168.9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6.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上榜“2023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名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15位。 

  (二)聚势赋能、创新破局,发展活力勃发奔涌。拨付以奖代补资金2450万元,新增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缓费1.4亿元,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支持3732万元,房地产交易额达11.1亿元。持续推动产业强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37个三年行动落地落实,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6:51:43,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达54.5%。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6个、新投产6个、新签约8个,有色金属及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总产值分别达524亿元、79亿元。 

  (三)量质并重、增存并举,产业转型蹄疾步稳。园区经济厚积薄发,八抱树化工园区获批为云南省唯一的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及化学材料产业园区并开工建设;冲坡哨新材料产业园区综合保障楼、天然气站相继建成,引入昆明鼎邦、山东丰元等龙头企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有序推进,华鼎100万吨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启动建设。工业产业活力脉动,创源硫酸产能升级技改及新建7500千瓦余热发电系统等7个项目投产运营,圣比和10万吨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等20个项目加快推进。云锡股份、鑫联环保上榜“2023云南企业100强”,振兴、沙铅等3户企业登上“2023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榜单,云锡锡化工、鑫联环保拟认定为省级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现代农业提质提效,“云梯谷”“乍甸”和“森林牧场”入选2023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②。尼格村设施渔业养殖基地(一期)建成投运,渔业育苗总量排名全州第一。建设高标准农田0.9万亩,全市耕地保有量达45万亩,水稻旱作示范种植喜获丰收。源森农业、恒洋渔业等5家企业新晋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耕石农业成为全州首家启动上市种业企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产值增速达24.7%。文旅产业做强做优,个旧获评“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成为全省第二、全州第一家齐聚“三大国家气候品牌”③的城市。老阴山景区成为全市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丫沙底瀑布温泉、市博物馆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锡文化+”与金湖商圈深度融合,火车站美食街(一期)建成投用,金湖帆船扬帆起航。打造康养、研学两条精品旅游路线,春节、国庆等文旅活动火爆出圈,个旧无人机表演即将登上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9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11%。 

  (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夯实基础积厚成势。路网结构全面改善,建个元高速全线贯通,仙人洞隧道和锡都隧道提升改造工程竣工投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绿美交通建设排名全州前列。个旧至蒙自城际公交顺利开通,“百日”客流量突破22万人次。水网建设加力提速,滇中引水(二期)个旧辖区征地圆满完成,邦干、石洞坝2座小(Ι)型水库建成投运,火把冲水库正式蓄水,农村供水保障项目稳步推进,5万余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能源建设提速增效,猴子山风电场实现2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发电,成功签约个旧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开发协议,能源投资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50.3%。新基建加速落地,智慧云柜、智慧物业在26个社区上线试运营。新建5G基站213座,地州级规模最大电信天翼云红河节点落地个旧,“锡冶炼数字工厂”入选2023年度云南省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五)强化治理、标本兼治,生态环境向优向好。督察问题扎实整改,中央、省级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30个,群众信访件完成27件。小凹塘片区3家冶炼企业加快拆除,老虎山冲、冲坡哨2个工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完工,大屯海周边33个村庄生活污水截污工程竣工投用。污染防治有力有效,划定大屯海畜禽禁养区1个,大屯海3号、5号引洪沟综合治理项目成效明显。全市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7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57.1%。64堆2700万吨历史遗留冶炼废渣整治验收销号,区域性含砷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云南个旧)中心即将批复实施。抓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城市空气质量持续优化。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城市面山通道绿化美化、重点区域林业生态修复6388亩,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完工验收53座。森林督查问题图斑全部完成整改。20个村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4个绿美创建项目获省级标杆典型奖补,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通过复核,获评州级绿美河湖、绿美社区各3个。 

  (六)统筹规划、联动发展,城乡品质稳步提升。规划引领作用明显,编制完成个旧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71个行政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获省级通报表扬。城市更新强力推进,金湖街道三0八队社区列入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682套、老旧小区改造2730户,上榜云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优秀典型县。红河商业中心、新景佳园等7个房地产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建设海绵城市1.5平方公里,新建改造城市排水、供水、燃气管网76公里,新增停车位1162个、公共充电桩315枪。环湖免费WiFi登录超32万人次。新区建设明显提速,大屯新区幼儿园、红河州青少年综合训练馆等18个项目稳步实施,民大附中停车场、和平小学大屯新校区人行道改造等6个项目竣工验收,大屯新区“三生融合”④发展趋势更加明显。鸡沙一体化深入实施,“一核两廊两片三轴”发展格局⑤加快构建,火车站出站路竣工投用,个旧电商贸易物流产业园、鸡沙一体化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基础设施等12个项目有序推进。绿美乡村成效突显,着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项目,成功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个,州级绿美村庄39个。农村卫生户厕改建510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100%、51.9%。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活力迸发。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个旧市政务服务中心竣工投用,进驻政务服务单位45家、服务事项1058项,实现30个高频事项“常驻办”、26个事项“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率达98.6%。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列入全省首批县级标准化建设试点。创新创业深化拓展,R&D投入强度为1.68%,高于全省、全州0.6、0.8个百分点。个旧拥有全州仅有的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认定国家级、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科技型、优质中小企业拥有数量全州第一。全年净增各类市场主体4199户、“四上”企业18户,经营主体增速排名全州第二。国企活力和经营效益明显好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开放发展成绩斐然,主动对接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大屯片区纳入产业配套核心区,八抱树及冲坡哨片区列为拓展区。与重庆大龙网签约龙工场(滇南)数字贸易产业服务基地。云南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有色金属)成功申报,振兴集团取得全省首个银精矿“加工贸易手册”⑥。全市共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0.5亿元,同比增长164.6%。 

  (八)倾心倾力、补齐短板,人民福祉大幅提升。就业优先全面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48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1万元,支付中央就业补助资金2050万元,云铝润鑫获评2023年度省级“无欠薪示范企业”。“个旧劳动者之家”建成投用。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实施各级财政衔接资金项目75个,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6150人。乍甸乳业等重点企业带动增收困难户233户569人,人均增收3876元。全市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同比增长17.2%。教育强市扎实推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项目69个,新建及改造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及室外运动场地11.5万平方米。全市3所普通高中获红河州质量提升奖,基础教育“三率”综合排名全州第一。文化体育蓬勃开展,市图书馆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个旧矿山歌谣入选省级非遗项目民间文学类别,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惠及群众74万人次。成功举办个旧超级越野跑、端午龙舟赛等体育赛事。健康个旧稳步推进,个旧医共体荣获第四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医共体建设示范奖。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诊运营。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创建为国家基本标准及以上等级,乡镇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实现全覆盖。个旧市已达新版国家卫生市标准。 

  (九)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民族团结成果丰硕,创成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家、第二批红河州“民族团结 宗教和顺”示范社区5个,民族宗教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保障稳步提升,新增养老床位500床、幼托位1365个。累计发放各类保障金1.4亿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完成率均达100%。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8736元/年、6038元/年。平安个旧成效显著,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4.8%,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63.6%。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7%。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重大事故排查整治行动成效位居全州前列。依法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守住“不新增隐性债”的红线和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认真践行“五学五课”⑦“三检视三克服”⑧,扎实开展“四下基层”⑨“公开大接访”活动,念好“五字诀”⑩、用好“五步法”⑪、做好“五统筹”⑫,检视问题全面整改,民生项目圆满完成。不断强化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完成市人大代表建议175件、政协委员提案112件。政府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三重一大”决策监督和公共资金、民生项目等审计监督持续加强。10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 

  各位代表!成绩来自勠力同心,发展源于合力攻坚。我们取得的成绩,无不体现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倾注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鼎力支持,饱含着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关注,积淀着企业的信任投入,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奋勇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个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以及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帮助个旧建设发展的省州驻个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还有不少。主要是:经济发展质效有待提升,产业转型尚未突破关键瓶颈,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质量不高;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全面振兴仍需加力;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力度不强、动力不够;文化、教育等领域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少数干部改革创新、服务群众、狠抓落实的本领有待增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推动个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如期实现“十四五”既定目标、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个旧篇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要立足经济转型升级攻关期、政策叠加机遇期、后发赶超奋斗期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旧答卷。一要牢牢把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要求,始终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紧盯“到2025年把经济转型的‘形’立起来”的要求,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着力解决产业结构不优、增长动能不足、南北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二要牢牢把握“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重要要求,加快实现量质齐升的高质量发展。按照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要求,聚焦“三大经济”,加快推动3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三要牢牢把握“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要求,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啃下“硬骨头”、跑出“加速度”。深入落实国家支持云南加快建设辐射中心的意见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政策,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四要牢牢把握“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要求,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州委、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体推进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扎实推动经济稳进提质、主要指标加速回升,为实施个旧市“337”工作思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产业投资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6万吨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完成州级下达任务。 

  我们要锚定目标、奋发有为,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一是迈出资源经济新步伐。加速云南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围绕“四大支撑性工程”⑬,实施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力争振兴10万吨/年电解铅技改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瞄准新产业新赛道,大力培育新材料、稀贵金属、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向精深加工和化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发展壮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业,确保圣比和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研究布局新型储能、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配套。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优质中小企业3家以上,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做强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抓好耕地保护,推进粮烟协同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垦造耕地0.6万亩,实施卡房镇4000亩旱地水稻示范种植。加快推进贾沙尼格设施养鱼(二期)、个旧现代渔业种苗繁育保育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实施大屯街道乡村振兴产业示范项目,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鸡街棚旧3000头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天空牧场乳肉兼用型奶牛产业园示范等项目,力争九叶青花椒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个产业融合项目建成投用,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争取培育农业企业1314户、农业龙头企业96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产值增速达15%以上,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4:1。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旅游高质量发展“六项行动”⑭,依托“锡文化”,持续推进金湖商圈建设,挖掘一批“老字号”和特色小吃,力争火车站美食街(二期)、选厂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建成投用。聚焦“三大国家气候品牌”,力推贾沙工人疗养院、贾沙扶贫产业园、龙园乡村振兴产业示范、普洒河特色温泉村等项目竣工投用,打造健康旅游目的地。积极争创国家4A、3A级景区及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推出1条以上跨国精品旅游路线,持续开展品牌节庆活动,带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加快个旧市有色金属研培中心、阴山悬崖酒店等项目招引落地,培育等级旅游民宿,提供更优住宿环境。确保旅游总收入增长7%以上。 

  二是加快园区建设聚产业。落实云南省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深入实施“管委会+开发运营公司”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亩均投资、效益和税收。实施重点园区建设攻坚行动,力争冲坡哨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竣工投用,八抱树化工园区通过省级复核,加快展创高性能铅基电池材料、云锡化工6000吨/年锡化工产业链升级、晨好新能源气体充装站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产业A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华鼎100万吨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联旭6万吨/年含锡铅锌铜危险固体废料资源综合利用等4个项目建设。 

  三是融入口岸经济增动能。主动融入河口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与中国能建合作大屯物流产业园、乍倘线等27个项目落地实施,承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配套转移。深入落实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巩固提升云南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有色金属)示范效应,培育壮大一批外贸加工企业。加强与缅甸、新疆自贸区、新疆阿勒泰等矿产资源开发协作,推动云锡物流与新疆雅凯等企业交流合作,强化国内外矿产资源战略保供。 

  (二)聚焦内培外引,迈出质效提升新步伐 

  一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着力解决投资落地、用林用地、证件办理等一批突出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审批模式。全面实施权责清单制度,严格清单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广运用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异地办”“集成办”“最多跑一次”。 

  二是大抓招商引资。聚焦“三大经济”和3条重点产业链,积极开展供应链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以云锡、鑫联环保等为重点链主企业,引进一批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绿色铝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延链企业。加快与山东丰元、贵州吉尔斯、大通磷化工、晟好实业等企业沟通对接,力促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黑山羊智慧养殖综合开发、医药农药电子信息中间体、新能源液体空分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1个,省外产业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完成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深入推进经营主体倍增计划,持续开展“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行动,力争全市经营主体达4.1万户、净增0.6万户以上,“四上企业”达29户以上,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量达98户。深入贯彻落实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持续壮大民营经济总量、提升质量、增强创新实力,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5%左右。 

  四是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数据要素互联互通。加强与北京安泰科、贵研铂业等企业合作,筹备搭建有色金属及贵金属交易平台,邀请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到个旧举办论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确保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大屯粮食物流园、电商贸易物流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用,力争引进国内物流业龙头企业1户以上。 

  (三)聚焦强基固本,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扎实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启动实施G323鸡街过境公路、鸡黄线、云南个旧产业园区道路联通和提升工程,加快推进G553(个旧市区段)美化亮化、个屯一级公路专项养护工程、30户以上通自然村硬化道路,争取乡镇通三级路个温线、个老官线竣工通车,建成丫沙底旅游公路等5条绿美公路。加快网约车合法化运营进程,筹备开通鸡沙片区公交、个旧至开远城际公交。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专项行动等6个项目,抓实邦干、石洞坝、火把冲水库蓄水保供,力争坡背水库、西水东调水资源配置工程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一碗水小流域2个项目竣工投用,确保滇中引水(二期)配套工程征地搬迁安置如期完成。加快能源网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红河风光储一体化基地个旧片区项目,启动猴子山、莲花山风电场扩建及红河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建设,新增充电桩160枪,能源投资增长80%以上。 

  二是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确保数字经济投资增长15%,核心营业收入增长20%。搭建八抱树化工园区智慧管理平台,抓实锡化工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支持大红屯建设粮储“智造”工厂;加快政务大数据云平台升级改造,抓好城市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动态交通监控和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推动城市IOC系统迭代升级;开工建设中国移动红河第二数据中心,建设5G基站200个以上,加速智慧物业、智慧社区物流布局,上线运行生活物资综合回收服务平台,建设城市生活服务支付系统,推广运用“一屏获吃住行”。 

  三是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谋划储备实施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市政、环保、水利、能源等领域项目建设,确保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工业投资完成105亿元左右。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和银发经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挖掘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消费增长点。 

  (四)聚焦品质提升,塑造协调发展新风貌 

  一是加快大屯新区建设。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应用,完成市级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大力推进大屯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永兴路和个屯路延长线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红河州大屯青少年综合训练馆、大屯新区幼儿园建成投用,环湖观光西路延长线竣工通车。加快实施大屯海清淤扩建、5号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抓实大屯街道村庄截污治污空白点排查治理,做优新区生态。健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和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是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启动2024年城市体检,加快污水管网、强电入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等项目建设,力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8%。打通民权路主路、金水巷支路等3条“断头路”,新增停车位680个以上。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801户、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80套,落实C、D级危房改造工作,推动红河商业中心、新景佳园3期等房地产项目去库存。加快明珠小区至瑞涵小区完整社区、云锡炼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建成绿美城市。 

  三是扎实推进鸡沙一体化发展。抓实鸡沙一体化发展谋划储备108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确保20个重中之重项目年内实施。加快沙甸民族团结示范区旅游基础设施(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个旧市老年养护院、沙甸街道农产品交易中心竣工投用。持续开展沙甸河、乍甸河周边农村截污治理工程,确保实现综合脱劣。 

  四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比重不低于65%、53%。完善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100人次以上,确保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5800人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增幅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深入实施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农村户厕覆盖率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85%、63%以上,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 

  (五)聚焦绿色发展,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一是抓好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级两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27个问题以及国家、省推长办移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剩余2个问题整改,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准备。加快鸡街固体废物填埋场(二期、三期)、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个旧市有色金属矿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等项目建设,妥善解决重金属污染历史遗留问题。 

  二是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深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确保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深入推进劣Ⅴ类水体脱劣攻坚行动,“一湖一策”“一河一策”精准施治,确保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大屯海3号、5号引洪沟和金湖水质稳定脱劣,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提升;巩固提升全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试点建设成果,深入推进国家区域性含砷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云南个旧)中心试点建设,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三是抓实绿美个旧建设。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重点流域、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和分类分级风险管控。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提质增效行动,有序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新增绿化面积0.6万亩、营造林2.7万亩、草种改良1万亩。深入落实“碳汇云南”三年行动,加强林业碳汇项目策划、储备和开发利用。扎实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九个专项行动⑮和“绿美+”经济建设,推动绿美乡镇、村庄、校园和森林乡村创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六)聚焦创新开放,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攻坚突破,积极配合云锡筹建锡铟云南实验室。支持云锡与厦门钨业深化合作,打造锡钨产业链。加快人才强市建设,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招引行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力争新培育优质中小企业3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全社会研发投入8亿元以上,R&D投入强度达1.7%以上。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农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快清理处置过期矿业权。聚焦“管理、发展、脱困、改革”,深化国企改革发展“八项行动”⑯。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考改革,深化“县管校聘”改革⑰。推进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盘活金融资源,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 

  三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外溢产业。抓实龙工场(滇南)数字贸易产业服务基地落地服务,支持振兴、沙铅等外贸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保税物流、进出口贸易等产业发展,创新跨境电商“展仓播”一体化发展模式,力争跨境电商营业额达2.5亿元。 

  (七)聚焦民生增温,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一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开展多形式就业培训,推进多渠道灵活就业,举办高质量企业大型现场招聘会,保持就业大局稳定。确保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以上。 

  二是推动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补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短板,新建、改扩建7所幼儿园,新增公办园学位2000个以上。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破解高中教育“县中困境”⑱,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力争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深入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健康个旧”行动,抓好公立医院等级复审,加快推进“千县工程”⑲、鸡街卫生院区域副中心提质等项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成市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抓好“国家卫生市”国家暗访和健康县城建设。 

  三是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一体化推进城乡巩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百场文化惠民演出,创作一批以锡为主题的文艺精品,打造一批锡文化品牌。积极开展省、州级文保单位和非遗项目申报,抓好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扎实推进宝华体育公园建设。举办个旧市超级越野跑、拳击赛等知名赛事,统筹做好云南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参赛工作。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市。 

  四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统筹抓好基本养老、医疗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工作,抓实最低生活保障、城乡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工作。持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推进军地“双拥”共建,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坚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保障能力,深入实施惠老阳光工程,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健全完善关爱保障制度,提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 

  (八)聚焦共建共治,打造社会治理新样板 

  一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⑳,争创省州级示范单位12个、教育基地1个,力争沙甸街道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加大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做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检查暨宗教工作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加强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能力建设,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 

  二是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实信访积案化解,力争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以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六大攻坚”行动㉑,坚决防范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构建覆盖全灾种、全过程、全方位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一债一策”分类化解政府债务、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九)聚焦效能提升,展现担当实干新作为 

  一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思想作为第一要事,把凝心铸魂作为第一要求,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办好“民之大事”,让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发展成效中。 

  二是让担当作为蔚然成风。抓落实是政府职责所在,使命所然。持续完善市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专班制,做到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深化“两个革命”㉒,树牢“十种鲜明导向”㉓,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让不折不扣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成为政府工作常态。 

  三是使常态监督无处不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重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以及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提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质量。 

  四是将廉政建设融入日常。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纠治“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坚持长期过“紧日子”,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开展“八五”普法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各位代表!唯有矢志不移、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为推进个旧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个旧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①市委“337”工作思路:“3”即锚定“三个阶段”奋斗目标(三年新突破、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3”即高质量建成“三个示范”(云南新型工业化强市、全省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7”即着力建设“七个个旧”(实力个旧、创新个旧、活力个旧、幸福个旧、绿美个旧、和谐个旧、平安个旧)。 

  ②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包含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③三大国家气候品牌: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 

  ④三生融合:生产、生态、生活融合。 

  ⑤“一核两廊两片三区”发展格局:“一核”即核心区范围,“两廊”即乍甸河生态廊道和沙甸河生态廊道,“两片”即个旧市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片区和个旧市新材料产业园片区,“三区”即火车站商贸物流区、米轨风情体验区和商业休闲街区。 

  ⑥加工贸易手册:加工贸易企业为了原材料保税进口、深加工结转以及成品复出口的需要,在海关办理的相关手续中所使用的记录账簿和凭证。用于记录企业的各种活动,如进出口合同的登记备案(变更)、货物的报关申报以及核销。 

  ⑦五学五课:以上率下学、上好示范课,外出考察学、上好交流课,联系实际学、上好实践课,结合职责学、上好检视课,以讲带动学、上好专题课。 

  ⑧三检视三克服:检视自己是否静下心读书,坚决克服理论学习浅表化;检视自己是否扎扎实实解决问题,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检视自己是否扑下身子抓落实,坚决克服学用脱节“两张皮”。 

  ⑨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⑩五字诀:深、实、细、准、效。 

  ⑪五步法:前期摸底、现场调研、形成报告、出台意见、督查回访。 

  ⑫五统筹:指调研内容、调研日程、调研人员、调研方式、公务接待五个方面统筹。 

  ⑬四大支撑性工程:实施顶梁工程,推动优势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实施夯基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全面提质升级;实施领航工程,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实施先导工程,推动未来产业破冰抢滩占先。 

  ⑭旅游高质量发展“六项行动”:促进旅游供给提质升级行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行动、旅游服务创优提质行动、构建旅游发展良好生态行动、推动旅游发展行稳致远行动。 

  ⑮城乡绿化美化九个专项行动:绿美城市、绿美乡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 

  ⑯国企改革发展“八项行动”:开展对标国际国内一流价值创造、公司治理示范、主责主业清理整治、压减法人户数和治理亏损子企业、全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国资监管能力、混合所有制企业整治、党建融入生产经营“八项行动”。 

  ⑰“县管校聘”改革: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⑱县中困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些县区,特别是脱贫县中学办学质量不高,导致优秀教师向大中城市中学流动,优质生源到县域外优质中学就读的情形。 

  ⑲千县工程: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⑳“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建设1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0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并在示范村(社区)中选择创建10000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 

  ㉑安全生产“六大攻坚”行动:隐患排查大攻坚、整改销号大攻坚、精准执法大攻坚、督导帮扶大攻坚、惩戒曝光大攻坚、全域宣传大攻坚。 

  ㉒两个革命:作风革命、效能革命。 

  ㉓十种鲜明导向:对党忠诚老实、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静下心来学习思考、当好“施工队长”、扑下身子抓落实、经常下基层、坚持眼睛向外、敢啃硬骨头、敢为天下先、要干事更要干净。 

  ㉔八五普法:是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