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0-01711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政民综合
发布机构
个旧市人民政府
文号
发布日期
2017-01-05
信息名称
2017年个旧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7日在个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个旧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 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6年及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努力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抓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4.72亿元,同比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2.1%,同口径①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25亿元,同比增长14.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5.63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6亿元,同比增长12.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91元,同比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71元,同比增长9.9%;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3.19亿元,比年初增长9.1%;各项贷款余额196.52亿元,比年初增长3%;城镇登记失业率3.9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控制在3%以内。

  一、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不断优化组团服务机制,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五大基础设施网络为重点,高水准、高质量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云南沙铅年产10万吨铅、乍甸乳业日处理鲜奶300吨的现代化乳制品加工生产线、云锡老虎山酒厂一期年产2000吨白酒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中石油、中石化输油管道个旧段铺设完成。建制村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五小水利”、石洞坝水库、邦干水库、大屯镇西部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新鸡高速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元蔓高速、个元高速顺利开工。启动宽带4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基站等项目建设,基本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通信传输网。2016年,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7.6亿元。

  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工业转型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省、州保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完成工业总产值272.14亿元,同比增长11.1%。积极服务企业,支持鑫联环保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成为个旧市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重点支持云锡集团、振兴集团、乘风公司等龙头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传统冶炼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6.5%以上,深加工率达到30%以上,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市区融合发展”进程,云南惠科(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建设完成,二期已完成地勘、设计等前期工作;依托个旧圣比和实业公司技术和品牌优势,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电池材料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大力扶持云河药业等龙头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全面落实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个旧市大屯金鑫碾米加工厂等5家企业列入初创期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项目创下百亩片区平均亩产1088公斤的成绩,连续两年刷新世界纪录;积极融入全州红河谷经济开放开发带建设,与中国工程院科研团队深入合作,稳步推进红河生物谷绿色生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形成柠檬规模种植2000亩。烤烟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6年,烟农总收入5326万元,烟农亩均收入首次突破4000元。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24.3亿元,同比增长5.8%,农业增加值实现13.98亿元,同比增长5.7%,粮食总产量达7.78万吨,同比增长1.8%,实现粮食产量“十三连增”。畜牧业产值达12.62亿元,同比增长5.8%。

  第三产业健康发展。高端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加快发展。东盟(红河)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项目(一期)主体建筑按期封顶。以锡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布局加快,蔓耗古码头、戈贾森林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开工建设,5个旅游特色小镇、锡工业旅游项目启动前期工作。全年接待游客222.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1.04亿元,同比增长8.5%,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0%。

  三、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实现新提升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得到加强。《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个旧市大屯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进展顺利,《个旧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5—2030)》等规划完成编制。以“工人村”片区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制定出台《个旧城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重点解决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个旧老城提质和大屯新城开发并举。全面启动个旧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以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②为抓手,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完成了五一路、金湖东路行道树补种,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了修复和改造,实施了青年路雨水管网改扩建项目,解决了下河沟片区常年内涝问题。占道经营、拆除“两违”建筑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得到巩固,主城区品质、市民卫生意识进一步提升。大屯新城建设拉开序幕,大屯海环湖观光西路已全线建成通车,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已获农发行审核批准贷款规模20亿元。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展顺利,农村危房提升改造任务超额完成。

  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杠杆和法治思维,扎实开展“三去一降一补”③。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实效。市级财政自筹淘汰落后产能基金5000万元,累计淘汰小选矿企业69户,拆除39户炼铅企业鼓风炉44座。消化存量房2027套,货币化安置等去库存政策初见成效;全力支持企业去杠杆,全国首个地方国企债转股项目落户云锡公司,组织对各类投融资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小贷公司等投资类企业进行风险排查及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好降成本“组合拳”,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分别降低20%、30%。全面实行“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④,企业登记从15个工作日缩减到5个工作日,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255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更加优化,行政审批事项由346项精简为37项,各乡镇(区)、社区和村级154个为民服务中心(站)全部投入使用;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为企业成功申报交易电量41亿千瓦时,获得退补电费6.4亿元。质监、工商体制下划顺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争取农村综合改革项目资金3080万元,实施项目34个,惠及农户10659户。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3877户纳税人实现了“营改增”。人事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加强和促进内外贸易行业发展,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4届“南博会”暨第24届“昆交会”。年内引进省外到位资金78.66亿元,在建招商引资项目109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个。

  五、生态治理取得新成效

  重金属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家考核,列入国家“十三五”重金属防治重点示范区。《个旧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个旧市沙甸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全面展开,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南北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加快建设,启动了鸡街片区库容500万立方米三废集中处置场工程、大屯海重金属污染治理等一系列环保项目前期工作。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实施绿化造林22000亩,实现2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水土保持、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力度加大。

  六、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

  围绕“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⑤总体要求,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39亿元,全年减贫1900人,5个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开工住房393套,卡房镇咪的期村脱贫出列。财政支出的84.04%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民生事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7384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加大,全年发放城市低保金1.23亿元,农村低保金2267万元,各项社会保险支出达12.72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超过10万人。科学应对“5·04”老厂4.6级4.7级地震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推进;移民开发后期扶持工作成效明显。沙甸地区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组织开展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测评排位由128位提升至89位,社会政治大局安全稳定。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公共安全预警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

  七、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实施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全面改薄”工程开工率达93.2%,顺利通过国务院对我市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教育督导检查,荣获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大屯新城中医医院开工建设,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05%,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工作顺利推进,被国家卫计委评选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文化事业长足发展。22个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在“全国武术之乡”复核检查中取得全国第六的历史最好成绩。扎实做好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进一步巩固;继续做好双拥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对象生活保障。

  过去一年,市人民政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之以恒纠“四风”、提效能,着力打造务实、高效、诚信、清廉政府,现代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07件、市政协提案135件,办理结果满意率99.6%。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依法实施监察和审计监督,开展“不作为、乱作为”问题集中整治,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全年完成审计项目60个,“三公”经费预算下降3.8%,确保权力在有效制约和监督下规范运行。

  各位代表,2016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保证了“十三五”顺利开局,为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过去的四年,虽然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任务异常艰巨,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取得显著成就。

  ——这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四年。积极落实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把握新形势,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着力稳经济、保民生、谋发展、促和谐,实施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突破2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33亿元增加到11.35亿元,年均增长6.7%。

  ——这是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四年。围绕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布局,开启大屯新城建设,个旧老城提质改造初见成效。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8.9%。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一环三纵四横五连”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完善,累计投入建设资金9.21亿元,建成鸡个一级公路,完成农村道路建设396公里,通乡道路硬化率达10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沙甸河治理、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和马堵山水电站建设,启动了一批农村饮水安全与节水改造等重点水利设施建设。以红河谷示范带,沙甸、鸡街、大屯集镇示范带和城郊示范区建设为主线,稳步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这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的四年。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启动了新一轮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55平方公里,植树造林9.93万亩,完成义务植树425万株。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投入资金3.4亿元,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五大工程”⑦,节能减排稳中向好,重金属铅削减30.25吨、砷削减1.69吨,预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8%以上。矿山恢复治理206.1公顷,治理石漠化区域61.96平方公里,土地、矿产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这是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的四年。着力突破转型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大进展,行政审批项目大幅精简,预算制度、营改增等财税改革全面推开,政府机构改革、户籍制度、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农村土地、集体林权、水利、粮食流通等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明显。主动融入和服务省、州发展战略,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累计引进项目277项,协议投资395.19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29.51亿元,利用外资2663.3万美元。

  ——这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四年。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沙甸地区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平安个旧”建设向纵深推进,各类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反恐维稳处突能力不断加强,公共法律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六五”普法圆满完成,信访机制不断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平稳,公众安全感稳步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这是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的四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109元提高到29291元,年均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080元提高到12871元,年均增长12.8%。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8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民生投入不断加大,累计投入资金96.94亿元,全市五大险种的参保总人数达52.97万人次。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教育协调发展,学前三年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两免一补”⑧、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利用成效明显;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成效突出,双拥优抚安置体系逐步健全,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

  ——这是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四年。始终将提升自身能力和行政效能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始终坚持市委的领导,主动接受市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和听取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意见。始终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干事创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推动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四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来之不易,这是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支持、参与、监督下,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第十六届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个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个旧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个旧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个旧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总体质量不高,新兴产业培育和转型项目建设相对滞后,新的支柱产业暂未形成,制约改革开放,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二是城乡统筹建设步伐缓慢,老城区品质提升、大屯新城开发、产城融合发展困难较多;三是受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生态治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四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水平等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政府部门运用改革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仍需增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依然突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仍需加强。

新一届政府工作目标及任务

  今后五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⑨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决胜阶段,也是实现新一轮深层次高质量产城融合发展和转型发展的加速期和攻坚期,我们必须提振信心,攻坚克难,闯出一条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跨越式发展路子来。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红河州“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三大战略和市委“12536”总体发展思路11,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着力打造“五大产业”,着力提升个旧老城、建设大屯新城,促进三产融合、双城联动,努力实现个旧新一轮深层次高质量的产城融合发展,力争“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实现跨越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力争GDP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1%和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市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部实现脱贫。

  我们将聚焦目标,全力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

  ——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着力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大力推进支柱产业提质增效。一是夯实“一个基础”引导传统采选冶产业向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夯实原料保障,为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建好“两个载体”。继续推进个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加快个旧轻工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布局,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打造“双创”基地,使其成为与传统重工产业相互支撑、有效互补的载体。力争个旧特色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轻工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亿元左右;三是打造“三个产业集群”。即:以“国家工业固废利用示范基地”为平台,拓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途径,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以“国家稀贵金属示范基地”为平台,发挥金、银、铟、锂等稀贵金属原料优势,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以“有色金属工艺美术品加工基地”为平台,发挥金、银、锡工艺美术品优势,打造工艺美术品产业集群。以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基本形成深加工产业链,深加工率达到30%以上。

  加快文化旅游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结合有人文、有底蕴、有特色的优势,围绕城市精品游、康体休闲游、乡村风情游三种模式,以一城(个旧新老城区城市游)、两谷(红河谷、梨花谷乡村风情游),N小镇(乍甸牛奶小镇、尼格温泉小镇、沙甸特色小镇、蔓耗古镇、老厂时光小镇等多个特色小镇)来构建“诗意个旧·人文锡都”⑫的全域旅游格局。到2020年,旅游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依托大屯新城建设,培育1—2个以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营业务,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

  加快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培育。加快培育发展生物资源产业。挖掘本地特色中药材资源和多样化生物优势,重点开发茶叶、龙胆草、柠檬等生物资源,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中药饮片产品,引导生物药品、绿色健康保健品、食品行业做大做强,支持社会资本进入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力争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值达10亿元左右。

  加快新兴产业培育。一是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培育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消费电子口岸贸易,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鼓励电商企业(个人)筹建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进“三网”融合⑬,构建主体多元、服务规范、高效有序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二是做精做优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推动金属新材料向工业制造业新领域拓展,着力建设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新能源材料产业化示范区。力争到2020年,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

  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亩,特色经济作物面积、优质畜禽产量稳中有增。优化农业与生物产业开发利用合作,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打响食品加工品牌。加强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优质烟叶供给能力,力争烤烟种植面积达1.41万亩。围绕本地优势产业,主动融入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加快推进红河生物谷绿色生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打造复合型加工物流示范园区。通过辐射引领,利用5年时间,将个旧红河谷片区建设成为全州红河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和核心区。

  ——以规划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双城三区”建设

  着力提质老城。坚持除公共基础设施外只拆不建的原则,高质量编制个旧老城城市总体设计,全面完成城市棚户区和城区老旧房屋改造任务,切实开展违法违规建筑清理整治行动,优化老城区空间布局,加快城市供排水管网工程建设,完善一批市政道路路网,实施多个城市停车场项目,着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切实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绿地公园改造,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力争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80%,全面完成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着力建设新城。高起点编制大屯新城规划,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全力实施市政道路、地下管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产业培育和项目建设,以“一廊两湿地”⑭为基础,构建宜业、宜居的公园城市。

  着力“三区”协同发展。依托优势产业,鸡街沙甸片区、卡房老厂片区、贾沙保和蔓耗片区重点发展轻工业、现代物流仓储产业、旅游业、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和加工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打通各产业片区之间的联络通道,缩小南北差距,做特集镇,做优村庄,使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城镇化建设处于全州领先水平。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个旧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加强水、气、渣综合治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深入推进污染综合整治,到2018年底,限时整改任务基本完成,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体系,着力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环境监管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实施绿色生态战略,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区域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有明显改善。

  ——以综合交通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快推进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依托云南省和红河州路网“四纵、四横”总体规划,做好内连外接工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形成快速通畅的交通路网。全力配合个元、元蔓、新鸡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建制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农村公路通畅工程。规划建设一批水利基础设施,力争蓄水库容达到1.2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巩固提升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力争年供水能力突破1.4亿立方米。加大网络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及城市和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超前部署支持5G等信息产业发展,确保“互联网+”的应用需求。

  ——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着力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继续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打造“省内一流、全州领先”的教育品牌。推进医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整合卫生资源,加大药品供应保障和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提升卫生技术区域合作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金融机构考评考核长效机制,着力破解实体经济融资瓶颈;不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重点解决房地产库存问题。着力实施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以文化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全面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惠民文体设施全域覆盖。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大就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双拥优抚、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力争到2018年,完成全市64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1个贫困乡和7个贫困行政村脱帽任务,实现彻底消除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以效能政府建设为中心,着力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继续开展“七五”普法,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审计、舆论和社会监督。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服务管理创新,加大“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力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政府资产配置效率,打造节约型政府。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和改进督查考核问责工作,坚决整治“四风”,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各类腐败行为,推进政府作风建设,确保政令畅通,努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政务环境。

  2017年工作安排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任务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扎实做好“三去一降一补”

  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力争全面完成淘汰炼铅鼓风炉的目标任务。打通棚户区改造与去库存的通道,力争实现商品房基本供需平衡。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建立债务管理长效机制,严格防范债务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城投债发行工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重点加强对投资类企业的风险监管,建立金融机构考评考核长效机制,鼓励和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项目建设力度。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电、用地、物流、融资以及制度性交易等成本,积极支持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上市工作,继续实施“惠企贷”、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稳岗补贴等政策,着力补齐基础设施、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教育卫生等领域短板。

  二、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支撑,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将投资作为“稳增长、保增长”的关键动力。紧盯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长目标,全力实施振兴集团资源有限公司年产5.2万吨再生铅综合回收等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2项,完成年度计划投资80亿元。全面完成建制村304公里路面硬化改造,实现通建制村道路路面硬化率100%,启动个旧老城、大屯新城联动公交规划编制,推进戈贾森林公园、普洒河热泉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加快新鸡、个元、元蔓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继续加大专项建设基金、金融信贷等各类资金争取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重点围绕大屯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和精准招商,完善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分类指导、分类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招商引资动力和活力。

  三、以培育“五大产业”为抓手,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调优产业结构,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围绕“两型三化”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集聚,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鼓励云锡集团、振兴集团、鑫联环保、自立矿冶等资源综合利用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企业,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应用,引导推进锡、铅、铜、铝深度开发,大力支持金、银、铟等稀贵金属初级产品的开发利用,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带动原料级金属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提高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动力,转变发展理念,走以旅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之路。加强与红河综合保税区和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切实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会展经济等服务业。年内启动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互联网+”科技引领示范企业2家,高质量编制锡文化旅游规划,加快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前期工作,完善阴山片区、丫沙底温泉、尼格温泉旅游基础设施,做好A级景区创建工作,大力培养本土旅游人才,积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延长旅游产业链,充分运用“互联网+”,加快旅游营销网络建设,全力打造锡都旅游品牌。举办个旧红河谷开发开放论坛。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领域,拓展健康服务产业,立足资源优势,走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之路。依托云河药业等生物制药龙头企业,发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和抗癌产品的市场优势,扩大中药材种苗繁育和规模种植面积,重点发展天然药物种植及系列化产品开发。

  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优化空间载体,走新兴产业培育之路。加快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信息为重点,以生物资源、食品药品、农副产品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扎实推进个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完成轻工产业园区、“双创”园区、惠科电子产业园、红河惠达电子有限公司铜杆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力争引进亿元以上标志性项目2个。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补齐农业短板,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以农村产业融合为抓手,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主要农产品加工转换率。以个旧市红河生物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落地为支撑,构建新型现代化农业物流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年内完成五小水利重点县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坡背水库、火把冲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抓好重要河段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

  四、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持续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独具个旧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深入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加大控违、拆违力度,着力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年内实现全市违法违规建筑整治率达55%。全面完成“工人村”片区棚户区改造任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建设路、民权路、新景路、大桥西路等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及污水再生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工程,力争年内完成老城区城市绿化景观提升改造、“点亮个旧”城市夜景灯光提升及宝华公园城市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屯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大屯新城建设“三年大会战”,完成《大屯新城城市设计》《大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编制报批,将城市管理功能延伸到乡镇,加强综合管理执法队伍建设,着力规范城乡建设秩序。继续加大土地调规和收储力度,以项目建设带动新区开发,启动星级酒店、现代金融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培育以金融、信息、养老、社区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年内重点开工建设环湖观光西路景观工程,星河路、奥体路、环中海路、个屯路延长线、学校、农贸市场、中医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屯海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将个旧老城和大屯新城建设成为两座“公园城市”。

  五、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围绕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制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狠抓重金属污染防治,强化源头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加大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沙甸片区冶炼废渣处置场和黑冲河治理项目,加快南北选矿示范园、鸡街冶炼废渣集中处置场项目建设,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和自身能力建设。启动大屯海生态小镇建设,继续实施石漠化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强耕地数量质量保护,加大农村太阳能、微水电等清洁能源推广运用。

  六、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为出发点,全面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全面脱贫攻坚战。按照贫困人口、贫困村脱贫摘帽计划,因地制宜,加大思想扶贫、产业扶贫力度,完成242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白巫山村、核桃寨村、黄草坝村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工作,稳步推进贾沙乡尼格、老厂镇小大坡、贾沙乡贾沙片区、卡房镇卡房片区4个项目的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开就业渠道,不断扩大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体系覆盖面,做好低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强化困难优抚对象群众帮扶工作。全面实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面改薄项目建设,做好办学规划调整,启动滇南中心城市大屯片区教育园区建设。推进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鼓励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完成云锡划转医院机构改革和资源整合。加强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好文化“三下乡”活动,全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牢固树立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底线意识,进一步巩固艾滋病防治成果,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加快市综合档案馆建设;深入推进沙甸地区综合整治,深化“平安个旧”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盗抢骗”和“黄赌毒”违法犯罪,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着力防控化解金融风险和网络风险,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确保政治、社会大局稳定。做好国防动员、人防、双拥、民族宗教、移民、防震减灾、地方志、科普、气象和红十字会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改革发展,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⑮。

  七、以转变职能为着力点,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建设法治政府。加大简政放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增强民主协商意识,支持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广泛听取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建设创新政府。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实行审批和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电子监察,营造利企便民的良好发展环境。

  建设廉洁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消除监管盲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大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探索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解决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形成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优良作风。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下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任重而道远,唯有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团结干事,才能担当时代重任,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抓铁有痕、落地有声的劲头,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为加快建设“诗意个旧·人文锡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①同口径:同口径增幅为根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办法,对去年同期基数中国内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营业税按中央与地方50:50的分享比例进行调整后计算的增幅。

  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即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大面积增加城市绿化;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

  ③“三去一降一补”: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④“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是在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上,再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⑤“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与主要途径。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⑥“一环三纵四横五连”:“一环”,为围绕个旧城区的环线公路(西二环、东二环);“三纵”,第一纵为甸尾—个旧—普洒河—冷墩公路,第二纵为小芭蕉—个旧—保和—冷墩公路,第三纵为冲坡哨—大屯—羊坝底—斗姆阁—黄草坝公路;“四横”,第一横为国道G323线,第二横为乍甸邦干至大屯团结村公路,第三横为尼格(工人疗养院)至羊坝底公路,第四横为省管县道X102线(元河线);“五连”,第一连为阿邦至克勒公路,是第三横与第四横的联络线,第二连为贾沙至水塘公路,是第三横与水塘村委会的联络线,第三连为独田街至保和公路,是第二连与第二纵的联络线,第四连为扯土白经斗姆阁至打靶期公路,是第三纵与附近7个村委会的联络线,第五连为个旧至大屯一级公路,是第一、二纵与第三纵的联络线。

  ⑦“五大工程”:建设南北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建设象冲尾矿库、处理鸡街片区堆存矿渣、恢复花坟尾矿库、治理大屯海重金属污染。

  ⑧“两免一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⑨“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⑪“12536”总体发展思路:即围绕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这一目标,通过推进市区联动(个旧市与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融合发展)和双城联动(个旧老城与大屯新区的双城相向联动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五大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生物大健康产业、新兴产业、高原特色农业五大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努力建设活力个旧、开放个旧、宜居个旧、和谐个旧、生态个旧、法治个旧。

  ⑫“诗意个旧·人文锡都”: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期望,是对“山水个旧·美丽锡都”的再总结和再提升,它外延于“忠诚干净担当”的时代要求,内化于个旧“千锤百炼,铸造辉煌”的人文气质,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即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把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发展得更加美丽、更有特色、更有品位,让全市人民更有幸福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更加注重把握自然山水、文化遗产、历史传承、民族风情等元素,传承和弘扬各民族先辈留给我们的文明财富,为群众留住文化根脉,建设多元、开放、包容、各具特色的现代城市和乡村,让个旧成为旅游者、投资者的聚集之地。

  ⑬“三网”融合:即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

  ⑭“一廊两湿地”:即大屯海环湖观光西路绿廊、中央湿地公园和中海湿地公园。

  ⑮“2017年10件惠民实事”:一是在沙甸片区增设出入境管理办证点,负责大屯、鸡街、沙甸片区群众出国境证照申办工作;二是减免全市中职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学生学费;三是为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四是实施市区公厕提升改造工程并实现免费开放;五是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六是实施保和片区“五小水利”建设项目;七是推广“三癌”(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厂矿工人肺癌)免费检查;八是开展文化下基层文艺演出100场以上;九是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十是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