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3-01154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
主题分类
政民综合
发布机构
州政府
文号
红政发〔2022〕44号
发布日期
2023-01-17
信息名称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现将《红河州“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2月21日

  (本文有删减)

 

  红河州“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第一章“十三五”期间发展情况

  2016年以来,全州始终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载体,聚力“六个大抓”,传统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新兴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三张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符合州情、富有特色、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十三五”期间,全州经济总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三位,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排名升至第一位,2020年GDP突破2400亿元大关,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一)工业规模逐年扩大,红河制造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州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工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以冶金、化工、建材等重工业和卷烟、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轻工业为支撑、多元市场主体并存的制造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工业经济规模逐年扩大,总量实现稳步增长,主要增速指标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16—2020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0.1%,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1%,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2%,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0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为603.1亿元,占GDP的24.9%,拉动GDP增长近1.64个百分点,对全州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1.6%;制造业实现规上增加值395.3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5.5%,较“十二五”末提升1.2个百分点,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力军和顶梁柱地位坚挺。“十三五”期间,全州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从2015年的81.76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129.4万吨,水泥产量从681.5万吨增至913.4万吨,服装产量从68.4万件增至197.6万件,钢材产量从117.4万吨增至158万吨。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全州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烟草制品业在保持平稳运行的情况下比重逐年降低,非烟工业比重逐渐上升。从“十二五”末到“十三五”末,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占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0.8%降至26.6%;非烟工业增加值从215亿元增至383.5亿元,年均增速为17.5%,高于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5个百分点,占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59.2%提升至73.4%,已成长为拉动全州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同期,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发展,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4.3%提升至23.2%,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工业园区引领发展,产业聚集初见成效

  全州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园区建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从“十二五”末至“十三五”末,全州13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从650.5亿元增至1056.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从144.9亿元增至284.3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0.2%、14.4%;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9.8%提升至54.4%,聚集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2个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2020年二者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10%。其中,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式逐步从“粗放”向“集约”转变,蒙自经开区、个旧特色工业园和建水工业园大力优化提升锡铝铜铅锌等有色金属产业链,形成“有色金属冶炼—固体废物集中回收—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石屏、开远和建水等地初步构建起豆制品和紫陶等特色产业发展平台。

  (四)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全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全州工业企业实现较快发展,生产效益明显改善,企业亏损面大幅缩小,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工业企业经营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从“十二五”末到“十三五”末,全州规上工业企业从270户增至454户,利税总额从144.8亿元增至211.8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1%、7.9%;企业亏损面从43.1%下降至22.9%。

  (五)创新驱动深入实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全州以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从“十二五”末到“十三五”末,全州R&D经费投入从7.9亿元增至22.4亿元,年均增速达23.2%;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从0.78%增至近1%,成功创建17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户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2户新型研发机构,全州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有较大提升。

  (六)重大项目稳步推进,项目支撑作用明显

  通过主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全州稳步推进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加工、绿色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推动产业发展向更深层级、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延伸。从“十二五”末到“十三五”末,全州工业投资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长5.1%,2018年、2019年全州工业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比重均位居全省第一,分别达17.7%、15.9%。

  (七)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州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停淘汰鼓风炉炼铅、炼铜、炼锑装备,统筹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以来,全州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368万吨、电解铝过剩产能10.96万吨、焦化落后产能40万吨、铅落后产能46.15万吨、水泥熟料落后产能20万吨、平板玻璃落后产能90万重箱、铁合金落后产能13万吨、石灰石落后产能27.8万吨;关停淘汰选矿企业363户;累计淘汰拆除鼓风炉58座。“十三五”期间,全州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率为35.3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为68.4%、95.3%,较“十二五”末分别提升30个、7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底,共建成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3户、绿色园区1个。

  (八)智能制造助力转型,示范项目有序推进

  “十三五”期间,全州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围绕烟草、冶金、食品和装备工业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实施“智能+”试点示范,累计组织364户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渗透,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州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企业118户,完成评估75户。

  (九)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内外联动双向发展

  随着全州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持续深化,已形成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为引领、红河综保区和蒙自经开区为依托、昆河经济带为纽带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十二五”末到“十三五”末,全州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2.8亿美元增长至58.7亿美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从701.8亿元增至1085.7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35.6%、11.5%,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突破千亿

  全州加强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民营小巨人企业培育三项工程,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创新发展。从“十二五”末到“十三五”末,民营经济增加值从496.3亿元增至1293.9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速达10.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40.6%提升至53.5%,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位居全省前列;民营经济主体从17.2万户增至27.3万户。同期,全州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省级民营小巨人和州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从11户、0户、9户增至113户、3户和100户,云锡机械和云锡锡化学品2家企业成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全州不断加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建成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2个。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亮点

  (一)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

  “十三五”期间,全州创新发展思路,以中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主动招商、上门招商,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以电子设备制造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并成长为全州制造业增长新动能。全州依托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选落地项目,引进了以晴集团智能手机、锦鼎光电偏光片、惠红科技电路板等一批电子产品制造项目落地建设。2020年,全州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达93.6亿元,对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85.4%。

  (二)重大项目建设彰显红河速度

  2016年以来,全州以“不破法规破常规”的创新思维和改革精神,全力推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一方面,全州对重点产业项目的适配范围、责任主体、工作流程、协调机制予以明确,其中由县市主要领导挂帅组建项目推进服务小组,以项目竣工时间倒排工期,并全面推行“会议协调、并联审批、互不前置、负面清单管理”的工作模式,提高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项目投资提速减负。另一方面,由州政府督查室、州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成立州级重点项目推进督查组,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进驻督查与节点督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及时梳理上报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全州重大项目建设亮点频现,以晴、惠科等电子信息制造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创造和定义红河州发展的新速度。

  (三)绿色发展筑牢重点产业底色

  “十三五”期间,全州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聚焦“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发力,统筹协调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一方面,5年来共组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55项,其中,获省级财政奖励(补贴)的项目16个,重点节能技改项目节约107.84万吨标准煤。通过节能评估审查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煤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计16个,技改后节约能源消费量约14万吨标准煤;加大有色金属行业整改力度,聘请专业机构对全州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的工艺、装备等进行评估诊断,对企业能耗指标进行测算,精准量化高能耗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任务,圆满完成关停淘汰拆除工作。另一方面,全州加快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完善涉重金属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个旧市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等通过集中建设排污处理设施、尾矿浓缩设施、尾矿输送管道等,引导选矿企业整合进入工业园区规范生产;全面开展污染治理,以滇南中心城市为核心,紧抓扬尘控制、工业污染防治、清洁能源建设和环境监测4个重点环节,突出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同时,积极引导各县市、园区培育和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营商环境优化措施有力有效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结合功能定位,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外籍人员服务管理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综合改革成果,有力推动了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的建设。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方面,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针对企业设立、投资项目等成立“审批一窗办理”窗口,其中明确在审批权限范围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45个工作日;审批权限在省、州有关部门的,派专人跟踪协调办理;开通中越双边首个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不断完善口岸加工贸易区、商贸物流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片区的沿边开放性和服务性。在推动贸易转型方面,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创新推出了“跨境电商+边民互市”拼车出口模式,通过推行“电子交易+区块链存证溯源+跨境结算业务”改革试点和“互联网+电商服务平台”模式,实现边民互市实时数据报送反馈,极大推动全州对越贸易增长。外籍人员服务管理方面,成立外籍人员管理服务中心,推动各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实现入境务工一窗办理,外籍人员办理入境务工手续时间从3天缩短至半天。

  三、“十三五”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占比有所下滑,降幅高于全省平均。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全州工业经济占比GDP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截至2020年底占比仅为24.9%,远低于全国32%的整体水平。从“十二五”末到“十三五”末,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5%下降到24.9%,下降10.1个百分点,降幅远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的整体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从28.7%下降到22.3%,下降了6.4个百分点;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从64.3%上升到65.5%,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不优,调整优化任务艰巨。全州制造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积累了偏传统、偏基础、偏中低端的结构性矛盾,虽然经过持续调整优化,但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仍较为突出。2020年,全州烟草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规上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达44%,比重偏高;新兴产业占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3.2%,但其中仅电子信息就占17.9%,其余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占比仅为4.1%、1.2%,新兴产业发展潜力较大;轻重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为33.5:66.5,烟草制品业占轻工业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9.3%,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5.4%。

  (三)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发展层次偏低。全州仅烟草产业形成育种栽培、烟叶加工、卷烟制造、包装印刷、销售流通的完整产业链条,其他大部分产业集中于上游粗加工环节,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仍然突出。

  (四)工业投资疲软,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受当前国际经贸摩擦、全球需求减弱、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投资不确定风险增加,导致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下降。2016-2020年,全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11.7%大幅放缓至1%;全州部分制造业项目投资放缓、规模不及预期等现象较为突出,新的增长点“少而小”,大项目、产业项目、优质项目支撑不足,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州、县两级财政收支压力较大,财政预算安排的制造业支持资金大幅减少。

  (五)园区建设滞后,产业承载能力不强。全州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园区体制机制不活、主导产业不突出等问题,导致园区“小散弱”、项目承载能力不强。

  (六)科研力量有限,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红河州处于西南边疆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更多依赖土地、资源、能源、原料等传统要素驱动,创新意识不强、科研力量薄弱、研发投入不足和成果转化少等问题较为突出。至2020年底,全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为17户,仅占全省的3.7%,且只有1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州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虽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长期低于昆明、曲靖等周边地区。

 

   第二章“十四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机遇

  ——实体经济备受重视。党的二十大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实体经济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通过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和培育壮大新兴制造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铝、硅、钛、铜等深加工、稀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磷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军工特种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信息技术推动转型。当前,世界范围内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向更大范围扩散、更深层次渗透,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智能制造、共享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紧跟全球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内外产业梯次转移不断加速。中央要求,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全州传统工业体系相对完备,新兴产业规模小的特点将成为产业变革中的后发优势。一方面,全州可快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卷烟、冶金、化工等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可充分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谋划引进发达地区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内需市场助推增长。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党的二十大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持续优化和提升国内国际市场布局、产业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基点和重要支撑。全省正努力建设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努力成为部分领域先进制造节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要素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深化合作的桥梁纽带,为全州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国产替代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拓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内需市场有望成为今后五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

  ——重大发展战略叠加。“十四五”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是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设立、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交汇叠加,全州制造业发展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州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更加凸显,不仅为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制造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创造了机遇,也为全州重点产业项目“引进来”提供了便利。

  二、面临挑战

  ——国际产业竞争加剧。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把控先进技术、占据产业链高端,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对先进制造业进行前瞻性布局,力图巩固其技术领先优势和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全球竞争格局中,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土地、人力等低成本要素优势,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进程,打造新的“世界工厂”,尤其是越南等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全州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虽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区域发展分化、极化现象仍较为突出。一是西部地区在产业竞争中处于下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健全,产业发展水平和薪酬水平较高,对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远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交通等因素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我省在与广西的对越开放竞争中不占优势。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三位一体的独特区位优势,北部湾港口是我国西南地区大宗货物运输最便捷的大通道,也是东盟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海运通道,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更加突出。三是省内区域间竞争激烈。全州北部面临昆明、曲靖等经济大市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虹吸效应,东部面临文山承接产业转移竞争,西部面临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等地面向老挝、泰国的开放竞争,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压力与难度较大。整体来看,全州沿边开放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平台作用发挥仍不充分,对外开放水平依然较低。

  ——国际资源竞争激烈。长期以来,美、日及欧洲发达国家加快全球资源战略布局,掌控着世界上多数优质资源。近年来,全球主要矿产资源国家纷纷推出战略和关键矿产目录,并通过税费等手段加强战略资源管控和安全供应。俄乌冲突后,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资源、粮食等商品供应保障问题开始显现。可见,未来各国、各地区对矿产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的控制和争夺将更加激烈。全州矿产资源消耗较大,尤其是黑色、有色矿石基本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海外资源布局尚未起步,全州矿产资源保障压力与日俱增。

  三、发展优势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红河州属于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有7507平方公里热区和270万亩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全州水果、蔬菜、优质稻、中药材面积和产量居云南前列。全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已探明和发现的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点1000多处、矿种50多种,潜在的价值达10多万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州已探明锡、铜、铅、锌储量达1200多万吨,铁近2亿吨,锰近3000万亿吨,锡矿储量居世界第一;煤炭资源保有量40多亿吨,位居全省第三;石膏资源储量达1.19亿吨,大理石资源储量5亿立方米;铟、钯等稀贵金属保有储量超过185吨。此外,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百色、文山等是铝土矿主产区,境外越南和老挝铝土矿储量均在50亿吨以上,缅甸锌、铅、锡矿储量分别为50万吨、30万吨和9.6万吨。

  ——工业基础较为扎实。红河州是云南近代工业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4个,以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建材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和以卷烟、食品、电子信息为主的轻工业体系成为撑起全州“两型三化”工业体系的坚实脊梁。截至2020年底,全州有色金属冶炼年产能达142万吨,其中锡年产能15万吨、铟年产能150吨,均位列世界前列;铝年产能55万吨、铅年产能40万吨、锌年产能20万吨、铜年产能12.5万吨,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州电力总装机规模达715.2万千瓦,还有部分风电、火电、水电正在规划建设中;全州规划建设5条天然气管道将在“十四五”期间全部投产。全州人力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产业工人,红河学院、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和红河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等院校为全州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应用型人才。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等对越南籍劳工的管理机制愈加完善和成熟,大量越南籍劳工可经河口口岸入境,将为全州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等园区已建有大量标准厂房,引进企业和承接项目较为便利。

  ——区位通道优势明显。红河州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全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具有北融滇中、南接越南、东联两广、西通缅老的多向通道优势,对内对外发展空间广阔。州府蒙自位于昆河经济带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昆河铁路、南昆客专穿境而过,高铁直通弥勒,动车贯穿全境,交通条件较为优越;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与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是全国唯一一个与邻国省会城市相连的边境口岸,沿边和跨境两大特色优势明显。蒙自机场、元阳机场、弥勒通用机场、沿边高速、弥蒙高铁等一批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0年末,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45公里、电气化铁路通车里程达317公里,弥勒通用机场建成通航,蒙自机场开工建设,元阳民用机场预可研报告通过评审。随着全州综合交通网不断完善,“内联外通”“融入滇中”“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向北可与滇中经济圈互联融合发展,向南可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向东可联两广出海,向西可融入昆曼经济走廊的交通格局,区位优势逐步凸显。

  ——开放条件得天独厚。全州边境线长848公里,境内河口、金平、绿春3县与越南2省1市6县接壤,拥有河口公路口岸、河口铁路口岸和金水河口岸3个国家一类口岸,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通道优势决定了全州在全国开放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的设立,标志着全州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打开新局面。全州已拥有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5个设施完善、通关便利的国家级开放平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开放平台不断完善,全州对外开放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四、发展劣势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州传统产业发展依赖资源驱动,随着本地部分传统优势矿产资源枯竭,原料资源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同时,全州产业用地保障难,土地低效利用、闲置浪费等情况仍然存在,生态红线区、基本农田与城镇建设用地存在重叠交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缺乏有效衔接,未形成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全州作为传统重工业基地,面临工业固体废物存量基数大、新增多的双重压力。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进,我国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将受到严格限制,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创新体系尚未成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发展方式已逐渐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明显加速,前沿技术更新迭代加快。与发达地区相比,全州科技创新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创新要素资源短板突出,研发创新力量相对薄弱,技术供给能力不强,创新体系还未能驱动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全州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意识较为淡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中,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将继续扩大。

  ——南北发展差异较大。红河大裂谷把全州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为哀牢山余脉,山高谷深坡陡,地形错综复杂;北部为岩溶高原区,山脉、河流、盆地相间排列,地势较为平缓,喀斯特地貌尤为突出。受地形和历史发展条件限制,南部六县发展滞后,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建设成本较高,可集中连片开发用于制造业发展的土地较少,建设用地等生产要素难以合理配置,产业发展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发展方式较为粗放。2020年,北部七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州的91.7%,而南部六县仅占8.3%,南北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生产要素成本较高。全州资金、物流和能源等要素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多年高于全省整体水平。截至“十三五”末,全州只有一户新三板挂牌企业,企业融资仅有银行贷款、股东借款、民间借贷等方式,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当前,全州高效、低成本的物流运输体系尚未建立,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建设滞后,且制造业“两头在外”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物流成本高的问题突出。以冶金行业为例,与广西、贵州等地相比,全州同类同质商品运到省外同一销售点的铁路运距多500公里以上,每吨运费高65元以上。全州多条天然气管道支线处于建设阶段,天然气供储能力不强,用气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全州水生态保护形势严峻,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并存,导致水资源供应紧张、用水成本较高。

 

  第三章“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13568”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在大抓产业发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市场主体、大抓改革开放、大抓创新发展、大抓绿色发展等“六个大抓”上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稳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优势产业引领作用,着力巩固传统产业支撑能力,更加突出新兴产业战略地位,深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持续强化制造业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层次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的驱动引领作用,培育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着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导人口、资源、要素聚集,努力形成全州统筹城乡、联动南北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制造业与节能环保技术融合发展,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新体系;着力发展开放型制造业体系,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加工贸易基地,推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统筹制造业发展与民生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高水平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吸引发达省份与周边国家生产要素在全州集聚,积极促进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调结构、促升级、提品质、创品牌为着力点,加快推动工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遵循市场导向、完善产业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和精细度,引导县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把握产业转移规律,强化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对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的提升带动作用。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充分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保证各类市场主体享有依法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大产权保护力度,重塑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二、发展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州制造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世界领先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西部领先的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基地以及全省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沿边开放示范区。

  ——工业总量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5%以上,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4%以上,处于全省中上水平。到2025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

  ——质量效益目标。到2025年,全州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力争达到27%,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26%,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7%以上。

  ——创新驱动目标。到2025年,全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5家,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到6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1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4%,拥有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6个。

  ——绿色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州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完成州人民政府下达的节能指标任务;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四五”期间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园区4个、绿色工厂5户。

  ——企业体系目标。到2025年,全州制造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局面初步形成,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总数达到6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4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数量达到5户、超50亿元企业20户、超10亿元企业100户。

  (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全州制造业总量规模实现新突破,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在2025年基础上翻一番,基本建成现代制造业体系,基本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州培育形成大量市场前景好、成长活力足、创新能力强、制造水平高的中小企业和一大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持续涌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企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普遍完成,绿色集约安全体系全面形成,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重点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围绕绿色铝及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新型化工、绿色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打造形成一批产业竞争力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强、开放包容程度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州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支柱。

  ——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水平大幅提升。围绕全州制造业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成多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一大批省级、国家级研发平台,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第四章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立足国内、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循环、双循环”中提升全州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围绕提升全州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影响力,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区域合作,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等地区,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建设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加速融入滇中城市群建设,积极推进全州制造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好项目,打通跨境产业、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等堵点,提升市场、资源、技术、产业、资本、人才等要素集聚和协同联动能力,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按照“一核两翼、一极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立足全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制造业发展实际和特点,明确功能定位、瞄准发展目标,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构建“4+N”现代制造业体系,即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烟草及配套、绿色食品加工4个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先进装备、节能环保、消费品等N个100亿元级产业,为全州加快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红河州“4+N”现代制造业体系

  一、统筹空间布局,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聚焦“4+N”现代制造业体系,围绕“一核两翼、一极多点”进行工业产业布局,形成梯次接续、滚动发展的制造业新格局。即:

  ——“一核”:聚焦滇南中心城市(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先进装备、节能环保及消费品等产业,打造全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聚集区(主要依托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

  ——“两翼”:围绕“弥泸一体化”和建水石屏“一湖两城”,重点发展绿色铝及精深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烟草制品及配套、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新型化工、生物医药、先进装备等产业,打造全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两翼;

  ——“一极”:抢抓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县)建设机遇,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消费品等产业,把河口建设成为引领全州制造业改革开放创新的重要增长极;

  ——“多点”:紧扣南部振兴,在红河、金平、元阳、绿春、屏边5县布局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和消费品等产业,形成“广分布、精聚集”的产业布局,培育若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长点。

  在此基础上,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布局,形成城乡统筹、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北部县市积极融入滇中城市群,延长制造业产业链条,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南部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型建材和消费品等产业发展水平。

  二、聚焦工业强州,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条

  在红河州五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和六个百亿级优势产业框架下,有序构建“4+N”现代制造业体系,持续提高制造业体系的创新力和系统性,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以有色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以电子元器件及智能消费电子产品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新型煤化工、现代磷化工为代表的绿色化工产业,以肉制品、果蔬制品、豆制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以中药(民族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壮大先进装备、消费品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着力发展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打造成为面向东盟重要的进出口加工基地。

  (一)有色金属及新材料

  依托全州有色金属产业优势,以集群化、链条化发展为基本路径,围绕“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型材加工—深加工—新材料”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链,逐步将产业链从冶炼环节延伸至高附加值金属新材料制造环节,不断提高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实现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链整体从中低端迈上中高端,重点发展以锡、铝、铜、铅、锌基为代表的先进金属材料,以砷基、铟基为代表的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以三元锂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举全州之力加快建设碳中和示范产业园,打造世界领先的千亿级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产值达2500亿元以上。

  (二)绿色食品加工

  以全省加快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契机,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动红河州生猪、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成百万亩高端稻谷基地、百万亩干热河谷基地、五百万亩高端果蔬基地、二十万亩高端云花基地、千亿级优质畜禽供给基地。围绕红河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三大板块”,依托蒙自、建水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泸西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及开远、石屏等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以精深加工、绿色生态为方向,聚焦“养殖/种植—加工—流通—服务”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不断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持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服务,重点发展肉制品、果蔬制品、豆制品等特色食品加工,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中心、云南省绿色食品加工中心,成为全省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要项目承接地,到2025年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3:1以上。

  (三)电子信息

  围绕“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产业链,依托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等,加快发展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和电子设备制造,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延伸壮大,重点打造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培育发展电子元器件、配件和外部设备产业链,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未来产业发展,推动全州电子信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

  (四)烟草制品及配套

  全产业链重塑烟草产业,以优化存量、培育增量为方向,提升红河在云南优质烟叶基地的地位,建优卷烟工业“第一车间”,以云南中烟产品升级换代改造工程为契机,紧贴市场需求,实施红河卷烟品牌提升工程,把“红河”发展成为“行业中高档烟特色品牌”。围绕“烟叶加工—卷烟制造/新型烟草制造—包装印刷”产业链,加快推动“数字烟草”建设,着力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烟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各个环节智能化发展;增强卷烟产品创新及开拓能力,紧密跟踪国内有关监管政策,积极培育发展新型烟草制品,抢占新型烟草制品发展主动权;协调发展烟草配套产业,鼓励企业围绕高端烟草制品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稳步拓展非烟领域业务。

  (五)消费品

  面向省内和东南亚市场,围绕纺织服装、橡胶制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造纸、天然香料等领域,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发挥区位优势,注重产品创新,做大做优消费品制造产业。

  (六)绿色化工

  以安全环保、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规范建设化工园区,引导现有化工企业入园,确保新项目、新企业100%入园,推动产业聚集化发展。依托个旧、开远、弥勒、泸西等化工产业发展基础,以精细化工产品、专用化学品为方向,不断拓宽产品品类,重点打造新型煤化工及现代磷化工产业链。

  (七)新型建材

  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推动建筑工业化为发展目标,围绕“绿色环保建材—标准化建筑构件/部件—施工装配”产业链,依托蒙自、屏边、红河和建水等地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石膏、大理石、新型墙体材料等绿色建材,鼓励红河州建筑工程项目优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着力推进钢结构和混凝土装配式构件、部件标准化生产,在保障性住房、医院、学校、道路、桥梁等公共建筑领域中积极应用装配式构件、部件,加快推动建筑工业化进程。

  (八)生物医药

  以品种产业化为核心,依托弥勒、泸西、个旧、红河等地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优质原料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保健品生产和医药商贸流通,推进优质原料药保障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链,积极谋划发展化学药产业链。

  (九)节能环保

  依托全州资源优势,以清洁化利用、综合性开发为导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固体废弃物等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推动报废汽车、废旧电池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回收拆解基地以及废旧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在各县市、园区大力推动节能降耗改造,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基础性设施,全面推广高效节能装备和清洁生产装备,重点打造成为西部领先的环保产业创新基地,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

  (十)先进装备

  以市场培育企业做细做精、以企业带动产业做大做强,依托全州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以及绿色食品加工和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等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矿冶装备、绿色食品加工设备、通用航空装备、电力装备、先进农机装备和新能源汽车。

  第五章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工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两型三化”发展方向,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全州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集群化、系统化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创新型发展,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

  围绕全州“4+N”现代制造业体系,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通产业链堵点和难点。着眼突破一批重点产业核心技术和产品,持续加强区域协调联动,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布局,加快推进协同创新,不断提高创新体系的效能、活力和韧性,形成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区域创新体系。

  (一)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聚焦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制造等优势产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云南实验室、布局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行业龙头企业聚集,组建“企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工业企业建立完善专门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研发与设计的企业办研发机构。采取政府支持、企业主导、院校合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模式,补齐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短板,实现产业链水平整体跃升。不断深化与一流高等院校的技术创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全州转移转化,打造若干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面向市场的集公共平台服务、战略咨询规划、领军人才聚集、新兴企业孵化、高新技术转移、创新人才培养功能“六位一体”的新型研究机构。设立州级创新平台研发投入支持资金池,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加大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意识;鼓励创新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对有效发明专利多、新产品经济效益好的创新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后按比例补助、一次性补助等方式进行支持。对院士、技术型企业家等人才,采取“一事一议”办法,量身定制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等形式柔性引进一批高端专家和工程师,支持企业申报创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高薪期权、技术入股、个人所得税奖补等方式提升吸引人才的竞争力;不断完善创新支持政策,加快推动财政专项资金等向技术研发环节倾斜。

  (二)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

  以重点产业核心技术为突破口,明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组织具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锡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铜基新材料、烯烃、聚丙烯、聚乙烯等一批新材料、先进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打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新型化工、先进装备等产业链,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全州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类项目和成果转化类项目设定目标清单,支持企业通过政府平台公开“放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和团队揭榜,遴选一批技术基础雄厚的研发机构,引入竞争性机制参与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向发榜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三)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布局

  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联动,不断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布局,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借助发达地区优势科技资源,推动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攻关再到产业示范应用的特色链条式布局。结合全州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主动对接昆明、深圳、杭州、上海等地科技资源,鼓励制造业企业在当地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创飞地”,探索建立“研发在外、孵化在外、转化在红”的合作模式;推动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研发设计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通过技术许可、转让等方式建立紧密联系,积极参与科技成果交易;加大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力度,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金融服务、市场调研、广告会展等专业化服务。

  二、开放型发展,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要充分发挥全州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门户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提升沿边开放发展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对内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加快建设滇南中心城市,完善毗邻区域间合作机制,加快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深化产业协同分工,积极开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内需市场;对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现代物流等短板,不断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北融滇中、南接越南、东进两广、西通缅老”,以开放大通道建设、产业大协同发展深入拓展沿边开放格局。

  (一)加快建设开放平台

  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先行先试、内引外联的叠加优势,积极引入企业重点发展外向型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制造、消费品等产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新规则,加快推动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与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发展,加快搭建跨境支付平台,推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货币,不断完善人员往来和贸易投资“快捷通道”“绿色通道”,着力提高投资贸易和通关便利化水平;突出加工贸易,探索与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承接结对合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在红河片区布局标志性产业链,把红河片区建成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红河综保区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成熟的监管创新制度,积极运用智能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加快简化业务流程,不断完善园区转关运输功能,实行数据自动比对、卡口自动核放,实现保税货物点对点直接流转,不断降低运行成本,着力把红河综保区建设成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平台。蒙自经开区重点发展外向型电子信息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先进装备、消费品等产业,加快建设成为集加工、商贸、物流为一体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全面建成“千亿园区”。以制度创新和改革试点成效,推动以贸引资、以贸促资。

  (二)着力推动外贸转型

  加快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聚焦优势产业加快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加快建设以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为重点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积极申报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区。稳步扩大进口规模,积极参加进博会、南博会、商洽会、中越(河口)边交会等国际化交流平台,率先探索落实“10+5”机制下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合作项目,不断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国外水果、粮食、水产品、金属矿砂、红木制品、电子产品及元器件等商品通过全州沿边口岸进入我国创造条件,加快发展进口落地加工;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消费品等出口规模,不断提升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拓沿线市场,推动一批新型化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和先进装备等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支持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搭建研发创新平台,大力发展仿制药和大健康服务产业。

  (三)持续提升开放水平

  不断深化国内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主动参与滇中城市群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市场一体化建设,依托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泸西产业园区和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等平台,不断深化产业分工,重点打造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和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入滇中跨州(市)行业协会商会,共建产业协同合作平台,实现错位发展、协作发展。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等地区,加强与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的多方位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与省际毗邻区域的协同发展新机制,积极探索共建产业园区、产业转移“园中园”。重点围绕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建立产业转移承接结对合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在蒙自、个旧、开远、弥勒、建水、石屏及河口等地布局产业链。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交通、物流、信息枢纽建设,打通跨境产业、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等堵点;加强河口地区现有国际联运设施的改造,协调推进山腰至河口北联络线建设,提升中越国际联运能力;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优化各类开放合作功能区布局和功能定位,不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与越南等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加大境外矿业合作开发力度,强化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的原料保障。

  三、高端化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重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持续强化制造业基础能力,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大力实施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不断提升产业链能级,逐步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实施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开发新产品,增强服务要素投入,加速实现产品高端化。

  (一)打造一批高质量产品

  坚持“质量优先”,加快推动产品向多元化、标准化、高端化转变,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持续推进“质量强州”建设。聚焦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制造等优势领域,引导龙头企业对标国际质量标准,以高标准驱动全州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鼓励制造业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重要供应商的质量、工艺和设备升级等进行指导监督。鼓励发展面向制造业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分析、测试、检验、计量、认证等服务,不断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推动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大生产环节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力度,推动全州烟草、消费品、绿色食品等制造业企业实施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改造,确保生产精度、质量与一致性,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需求。加快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完善绿色食品、烟草及配套、生物医药等产业产品追溯体系,强化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二)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推动基础材料和零部件等制造业基础高级化,为全州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应用牵引和问题导向,围绕全州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外引内培力度,不断提高铝合金、铜合金等基础材料以及铝箔、铜箔等基础零部件的质量;重点引进一批电容器、电路板、精密导线等零部件生产企业和项目,大力推动全州基础材料生产技术升级、产品迭代,着重发展一批质量可靠、耐用性强的基础材料和基础零部件。持续加大制造业技改升级力度,积极申报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等,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生产工艺自动化、信息化、成套化的改造力度;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专业运作的先进基础工艺研发平台,不断完善研发成果使用权分享制度,保障中小企业能够以便捷、合法的方式获得先进基础工艺并加以应用。

  (三)延伸现代化产业链条

  加强上下游企业关联性、增强区域间产业协同性,提高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度,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围绕全州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产业基础,紧跟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等产业发展趋势,加大先进金属功能材料、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高附加值零部件开发,逐步促进全州优势产业从原材料供应向零部件制造攀升。加快推动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进一步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引导龙头企业加快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提高行业集中度。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缺失环节,依托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等平台,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定期策划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

  四、数字化发展,加快推动智能化转型

  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开展以数字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基建建设,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不断提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支撑能力。聚焦改造意愿强、升级空间大、发展潜力足的烟草、冶金、能源、化工、绿色食品等领域,以智慧工厂、无人车间等建设为重点,推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

  (一)加快工业数字化步伐

  围绕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泸西产业园区、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等重点工业园区,积极推动制造业企业淘汰老旧设备,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逐步在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布局边缘数据中心,全面提升全州制造业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分析能力。鼓励制造业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或数字孪生技术对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售后等各环节进行全流程数字化改造,重点实现生产工序可视化呈现与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监测。

  (二)重点实施网络化改造

  聚焦烟草、冶金、化工、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先进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行业及新兴产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示范应用,培育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引导企业加快部署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等信息系统,推动企业信息系统与生产设备网络互联互通,实现对设备、生产线、车间乃至整个工厂全方位管控。与知名互联网企业深化合作,打造有色金属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企业、人员、物料、产品、数据有机连接起来,推动主要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打通企业内外信息流、数据流、业务流、资金流,推进企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企业设备管理、能源管理、计划排产、供应链管理等,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积极应用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模拟研发,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水平。

  (三)加快推进智能化转型

  依托创新服务机构智能制造基础,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单元应用、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等,着力推动数字化车间向智能工厂升级、生产制造数字化向全流程智能化发展。重点针对企业的焊接、检测、包装、搬运、配送等环节,聚焦劳动强度大以及重复性、机械性、危险性生产岗位,深化和拓展工业机器人应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导企业应用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提升企业在工艺参数管理、能耗管理、预测性维护等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实现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制造、产品运维等环节信息系统集成,优化企业整体业务流程,实现全业务流程的决策、执行智能化。

  五、绿色化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新方式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全州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定方针,持续打好工业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创建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一)重点推动生产能效提升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加快推进结构节能,以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为手段强化技术节能,提高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以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为准绳,巩固加强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成果,推动高能耗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着重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低碳新兴产业,积极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围绕有色、建材、化工等节能降耗需求,大力推广高效锅炉、高效电动机、节能变压器等高效节能装备,推动先进节能流程改造,优化转化率、回流比、循环比等过程参数,持续降低企业能耗。加快实施工业园区节能改造工程,推广普及煤改气、集中供热制冷、余热余压余汽综合利用等,推动制造业节能降耗从少数生产环节、局部企业向全生产流程、园区企业全覆盖。围绕滇南中心城市,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时监测制造业污染排放指标,构建制造业环境监测动态数据库和预警体系。按照国家节能要求,推动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定期开展节能检查和能效诊断,挖掘节能潜力。

  (二)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

  大力提倡企业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以蒙自、个旧、开远、建水、泸西等地区为重点,推进冶金、化工等污染物排量较高的行业积极采用高效、低碳、绿色、循环的新型生产技术,加快无水氟化铝技术、常压精馏高纯锌生产工艺等技术推广运用,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鼓励企业积极投入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回收与循环利用领域,重点突破废旧有色金属及二次资源预处理、熔炼等领域技术和装备,加快构建有色金属全社会循环利用管理和技术体系;加快报废汽车、废旧电池、废旧家电等大宗固体废弃物拆解回收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动园区和企业集中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系统,深入推广雨水利用、串联用水、一水多用及废水深度处理等措施;健全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水泥行业利用回转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积极推进个旧、泸西、建水、元阳等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依托畜禽粪肥、烟梗等资源发展生物有机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有机肥产品。

  (三)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加快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积极推动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积极开发具有无害、节能、环保、低耗、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积极推进绿色产品第三方评价和认证,引导企业绿色生产,营造绿色消费环境。深化政府绿色采购,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的环保产品、设备和设施;鼓励企业优先与提供绿色原材料、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的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快绿色供应链向采购、物流、营销、回收等环节延伸。重点围绕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积极打造绿色矿山,加快矿山装备升级换代,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引导企业按照绿色工厂标准实施建造、改造和管理,集约利用厂区土地资源;鼓励企业使用绿色低碳原料,对各种物料严格分选、密闭遮盖、分别堆放,最大程度避免污染;降低厂界环境噪声、振动以及污染物排放,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加快推广建水工业园区绿色园区建设经验,优先推动泸西产业园区等打造和申报绿色园区;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和结构,提高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利用余热余压废热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六、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协同新突破

  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园区,突出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集中打造一批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型化工、绿色新型建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装备等产业,持续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动产业平台建设,提高园区运营标准、管理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高产业平台承载能力。原则上每个县市可以优化布局一个产业园区/集聚区,与全州重点产业项目落地相互匹配,实现错位联动、协同发展。

  (一)重点打造三个优势产业集群

  以云南泸西产业园区和蒙自经开区为主,加快打造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建立健全有色金属及新材料数据库、行业检测评价中心,完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础体系,大力引进一批补链、强链、延链重点项目,加快完善并打造“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标志性产业链,持续强化产业链协同合作;以云南泸西产业园区(泸西片区、弥勒片区)、蒙自经开区(蒙自片区、开远片区、建水片区)、开远市花卉产业园区、石屏产业聚集区为主,围绕果蔬、肉制品、豆制品、乳制品等领域,引导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联合、租赁和共享等方式建立原料专用基地和生产线,加强品牌企业与原料基地、生产企业的协作关系,打造一批集约化、标准化食品加工基地;努力建设面向东南亚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依托红河综保区、蒙自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出口加工基地,承接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支持和培育跨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打造外向型产业集群,构建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与资源共享平台,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适配中心,重点发展移动手机、平板、家电等终端组装以及耳机、扬声器、充电线等配件生产。

  (二)加快推动重点产业聚集发展

  以相对集中、成片发展、错位竞争为方向,推动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协调配套能力。高位推动化工园区申请认定工作,推动危化品生产企业退城入园,加快淘汰不符合生态保护、城市发展规划的产能,确保新建项目100%入园。以蒙自经开区(个旧片区)、云南泸西产业园区(弥勒片区)为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建设集原材料供应、初加工、精深加工、包装物流等为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提升原材料供应和初加工水平。依托劳动力以及区位优势,围绕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蒙自经开区开远片区、红河综保区等平台,聚集发展以纺织服装、橡胶为主的消费品产业,加快发展品牌服装、床上用品等纺织服装产品以及轮胎、传送带、乳胶手套等橡胶产品。以蒙自经开区(蒙自片区)和红河县产业聚集区为主,着力发展以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预制部件等为主的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引导产能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高度聚集。

  (三)着力提高产业平台承载能力

  做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进一步聚集,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产城融合,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提高产业承载能力。结合各园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确定重点片区和主导产业,原则上各片区主导产业不超过3个,鼓励各园区、各片区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大力推动以“七通一平”(道路通、供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信通、供气通、供热通和场地平整)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园区骨干通信网络、数据中心、计算平台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加快完善园区住宿、交通、医疗、教育、文娱、商贸、金融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园区交通、能源、电力、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的衔接配套,推动园区从单一生产型向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变。探索园区多元化开发模式,创新园区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

  七、系统化发展,促进产业融合一体化

  充分发挥制造业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衔接作用,围绕绿色食品、烟草、生物医药、消费品等产业推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为突破口推动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积极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着力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聚焦生猪、蔬菜、水果、花卉和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精准发力,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推进行动,加快推动畜禽、果蔬、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初加工。引导制造业企业与农村合作社、农户合作建设标准化加工车间,充分利用乡村劳动力资源,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实现制造业带动乡村振兴。加快开远花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咖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产业融合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制造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大基地、大园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以共享制造为主的服务型制造,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大宗物流和冷链物流等配套物流服务,做优做强城市商业体系。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市场需求,重点支持绿色食品、消费品等企业加强与主流电商平台对接合作,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引进和培育一批检验检测机构,为企业提供产品检测、认证等专业化一站式服务。鼓励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加快应用智能柔性生产加工系统,积极为无生产资质的食品企业进行代工生产,带动全州共享制造发展。

  (二)统筹城乡协同和南北联动

  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南北联动发展。加快构建“县城—中心集镇—特色村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县城、中心集镇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布局绿色食品、消费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全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多个成长点。统筹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不断提升城乡产业协同配套能力,为城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取得新成效。注重南北发展的整体性、包容性、协调性,重点以“五区”联动为引领,创新建立政策贯通、产业融合、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体制机制,围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消费品等产业,推动各县市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中国(红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政策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积极发展“园中园”,不断优化南北地区产业布局,深挖南部山区发展潜力,提升北部坝区发展效能。

  (三)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实力,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创新对外合作方式,加强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构建畅通的国内国际服务网络;鼓励企业采用合资合作、产权流转和股权置换等方式实施产业链、价值链并购重组,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以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目标,围绕全州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优、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建立动态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和项目在资金、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入库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联合重组,加快纵向延伸、横向联合,推进优质企业升规纳统。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技术平台,针对产业链不同环节开展创新合作研究,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降低产业整体研发成本,实现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协同;以细化优化产业链分工为导向,建立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推动大中小企业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聚集发展。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引导服务机构提供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创新中小企业征信产品,高效对接金融服务,促进产融合作进一步深化实化。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统筹领导

  健全和完善工业强州领导小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高位统筹、链长负责、专班推进、联动招商、动态管理、合力攻坚”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技术创新、企业发展、人才引进等,研究制定支持产业链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各县市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县市长项目工程,加强各领域工作协调和政策协同。做好年度任务分解,协调相关部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密切跟踪工作进展。

  二、强化生产要素保障

  加大对重大项目的矿产、土地、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保障力度,提高对数据、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大探矿找矿力度,积极开展老矿山深部和外围勘探,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加大闲置、低效、无效项目的土地清理处置力度,探索推广“标准地”“零增地”供应模式,确保全州工业用地规模稳中有升,对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予以应保尽保。加强电网建设,扩建和新建一批变电站,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加快形成风光水火互补的电力系统,有序推进弥勒西、永宁、仙人洞坡、剑角峰、猴子山5个风电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光伏建设指标,多争取新增光伏项目落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有序推进中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适时推进一批火电项目建设。改扩建一批煤矿项目,保障火电和煤化工用煤需求。积极推动油气管网互联互通,协调推动中石化富宁—玉溪、中石油安宁—玉溪—蒙自两条成品油管道输油量稳步增长,积极推进建水—普洱成品油管道支线建设;加快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红河支线、泸西—弥勒—开远、雨过铺—老寨、开远—蒙自、泸西—师宗—罗平支线建设投产,进一步加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保障。积极推动昆河、广昆(红河段)、蒙玉、蒙普、蒙金、蒙弥曲和建弥等多式联运通道建设;加快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弥蒙铁路建成通车,积极推动普洱—蒙自—文山沿边铁路、曲靖—泸西—弥勒—玉溪铁路、建水—石屏—元江铁路、蒙自经开区铁路专用线、师宗—泸西铁路专用线、河口北—坝洒铁路专用线、开运—蒙自铁路支线建设;加快完善弥勒通用机场物流基础设施,加快蒙自机场、元阳机场等机场建设,为全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光纤、5G基站、边缘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聚焦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和电子信息制造等重点制造业领域,围绕州内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等需求,支持产业链骨干企业、供应链重点中小企业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制造业专项贷款。创新间接融资模式,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对参与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企业,在授信等级、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及便利,提升核心企业参与积极性。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供应链金融中,解决供应链金融流转与信用问题,强化供应链贸易真实性验证,银行在向核心企业做好确权基础上,强化多方交叉认证,做到物流、信息流、工作流三流合一。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动州内有条件的企业进入省“金种子”上市培育库,支持企业进军资本市场,鼓励企业通过公开上市、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发行债券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政策支持机制,严格执行小微企业“两禁两限”等政策,鼓励银行减少信贷环节收费项目。破除贷款不合理条件,禁止要求企业将一定比例贷款资金转为存款,规范助贷考核环节。

  四、加强人才培育引进

  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人才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管理到营销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各项配套政策,聚集、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企业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以技术入股等方式提高科技人员研发积极性。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通过职业培训和市场竞争全面提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加快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定向式、订单式培训,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厚植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培育创造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明确“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招商方向,聚焦重点产业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思路,加大产业招商、委托招商、精准招商和资本招商等力度,进一步拓宽商会(协会)招商、会展招商、网络招商等渠道,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和隐形冠军企业,着力引进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围绕重点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桥梁纽带作用,鼓励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健全招商引资权责体系,建立和完善州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制度,加强重大招商项目策划研判、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建立健全招商项目洽谈、项目签约、项目落地及后续跟踪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明确项目建设时间表,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一部手机办事通”等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各类市场主体在红河投资兴业的发展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决清理市场准入隐形壁垒,全面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现市场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加快推进“一颗印章管审批”,积极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探索推动常规性技术审查免审,缩短办理时限。统一监管标准,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做到监管执法透明规范。创新监管方式,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工作机制,贯彻落实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在土地、融资、人才、技术、管理、市场、信息、法律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七、加大质量品牌培育

  支持企业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自主品牌的创新内涵和附加值,推动质量水平迈向中高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主动维权,厚植“红河制造”品牌优势。支持企业与各级广播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深化合作,大力实施“红河品牌”工程,加大自主品牌宣传力度。引进第三方品牌营销策划机构,为企业提供包装设计、品牌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完善各级政府质量奖励制度,鼓励各行各业提升质量、追求卓越,通过树立质量标杆,引领带动更多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品牌建设水平。

  八、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制定和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办法,加强行业统计监测力度,强化重点项目督查推进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实施。畅通信息反馈机制,紧盯重点产业,坚持适时督查、每季通报,抓好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及时指导各县市、园区、企业分析问题、找准对策,并定期向工业经济协调服务领导小组汇报,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和工作考核,对考核评价优秀的县市在要素保障、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建立健全政策措施评估体系,适时开展产业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的全面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相关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