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楠、代熹等两位委员:
你们在政协个旧市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采取多项措施吸引我市优秀大学毕业生回流就业的建议》的第83号提案,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市教体局积极响应构建高中毕业生高考录取学校和专业的学生人才信息数据库的建议,按照所学专业细致分类建档。选派专人负责,定期更新数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高中学校组织个旧籍高校学生开展系列活动,对于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回流就业至关重要。市教体局将全力指导高中学校做好组织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与协调服务。通过宣传我市发展规划、带领参观开发区及新农村建设,能让高校学生直观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和良好发展前景,激发他们回乡就业的意愿,为我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在做好个旧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一是抓好实名制精准服务,依托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个旧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库,通过对其逐一联系,摸清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求职意向、服务需求等信息,个旧市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共643人,均已实现就业服务率100%。二是加强个旧市就业岗位挖掘,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等政策性岗位的开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拓展岗位募集渠道,对用工需求信息归集筛选,同时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个旧市就业岗位推送,为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选择,2024年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62个,新增就业见习人员86人。完成高校毕业生线上岗位推介1031家企业31664个岗位信息。三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平实的语言,全面、系统讲好高校毕业生入企就业、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利好政策,深入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主动为高校毕业生答疑解惑,增强就业创业信心,吸引和鼓励他们返乡就业创业。2024年创业担保贷款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9人,发放贷款230万元,带动就业21人。
三、积极做好校园招聘工作。个旧市每年组织市卫健局、市教育体育局分别到省内外普通高等医学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校园招聘工作,对于个旧籍或红河州籍的高校毕业生在考核合格或优秀的情况下会优先录用,确保单位留住人才。2024年计划招聘50人,并与44人名2024年应届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办理了录用审批手续。
四、聚焦全市产业需求,将发展需要的专业纳入急需紧缺专业目录,进行重点招引,进一步加强全市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红河奔腾”人才计划,招引教育人才专项5名、医疗卫生人才专项3名。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制定急需紧缺专业目录,充分发挥事业编制在招才引智和留才用才方面的保障作用,2024年招引各类人才216名,其中,医疗卫生人才58名、教育人才84名,青年党政干部储备人才19名、其他类人才55名。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目前,全市在建设期的云南省专家工作站有4家,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8个,通过技术攻关、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有效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青年人才搭建起成长的高速通道。
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第一”意识,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思考、谋划人才工作。认真执行《个旧市“锡引”人才十条措施》、《个旧市青年党政干部储备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等人才政策,加大引才全力推进人才工作。建立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加强与回流大学毕业生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优化人才安居服务,投入230万元资金在个旧市莱顿公馆小区新建30套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将住房优势转化为留才的“硬招”,制定《个旧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感谢你们对我市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个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2日